《智能交通系统导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智能交通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与趋势、体系结构、逻辑与物理架构、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交通检测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车辆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IC卡技术等关键技术;美国智能交通系统、都市集成枢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铁路、航空、水运智能交通系统、多式联运以及中国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等相关应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导论》具有取材新颖、案例丰富、深入浅出、全面准确地反映世界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等特点,可作为大专院校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工程、系统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与智能交通有关的政府决策者、企业投资者及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通常以一系列功能领域的方式描述ITS的逻辑体系结构,每个领域都定义了功能及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与终端相联系,这些联系就是数据流。终端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物理实体,从它们可以获得数据。一个终端定义了由体系结构模拟的系统所期望外部世界所做的事情,提供了终端期望可以提供的数据及由系统提供给它的数据。
逻辑体系框架为每个功能领域开发了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显示了每个领域的功能是怎样被分成高级和低级功能的。数据流图还显示这些功能是如何联系在一起,如何与不同的数据库联系在一起及如何通过数据流与终端联系在一起。所有的体系结构模块都与用户需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提供了系统模块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通道。体系结构的用户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用户需求及确定逻辑体系结构中相关的部分。
(3)物理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描述了在逻辑体系结构中定义的功能如何被集成起来形成系统,这些系统将由硬件或软件或软硬件来集成,可以提出一系列的示范系统来显示逻辑体系结构是如何被用来建设一个特定系统的。
所有的系统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子系统执行一个或多个预定的任务,并且可能作为一个商业产品被提供。每个子系统都由逻辑体系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为了正常地工作,每个子系统都需要与其他子系统及一个或多个终端建立通信。这些通信通过使用物理数据流来提供,这些物理数据流由一个或多个功能数据流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