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纳兰词”》选择了纳兰容若有代表陛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词作,并配以图画,力图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词作和他的悲喜人生。希望《图解纳兰词》这本书能以一种新的诠释手法让词这种文体焕发出它原本有着的那种生香活色,并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纳兰性德被誉为“清初一词人”。他的词作亦哀婉,亦绝艳,直抒胸臆,真挚自然。有人以为其词过于伤感而题材狭窄,但其实在两宋以后的词坛,缺少的正是这种展示内心真诚的作品。可以说,纳兰词不仅冠绝清代,而且在整个词史上亦是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是内敛的精魂。
	  思想深沉,风格清新,抒情益状物,不落窠臼。
	  百余幅手绘插图,图表,再次形成了“家家争唱”的局面。
	  精彩篇章
	  辛苦怜天上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非关癖爱轻模样
	  而今才道当时错
	 
	
 
	  我们身处繁杂、纷扰的世界中,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却只落得一身尘土,满心疲惫。而此刻,我们重读纳兰词,仿佛是重新聆听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些喃喃私语。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是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他从小聪颖,饱读诗书且又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亦有造诣。康熙十五年他中进士,授三等侍卫,不久升为一等。十八岁时容若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夫妻之间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在结缡仅三年后,二十一岁的卢氏产后亡故。这给纳兰性德带来极大的打击。多年后他纳江南才女沈宛为妾,但这段姻缘亦不长久。因为两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仅仅过了几个月沈宛就被迫离开容若,回到江南。而在沈宛离开后不久,纳兰性德也染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的家族曾与皇室联姻,其地位不可谓不尊崇。他既出生在皇亲国戚之家,而父亲又是当朝重臣,从小可谓锦衣玉食,享尽荣华。然而他并不喜欢这种人人艳羡的贵公子生活。容若也曾经有过积极用世、治国兴邦的抱负,但自在与风雅却是他更向往的心灵境地。单调束缚的侍卫生活,让他郁郁不欢、雄心销尽,从此断了功名之心。他敏感多情的内心特质和冷酷淡漠的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只让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状。而他的爱情际遇既给了他甜蜜温馨,亦留下了更多的痛楚与悲戚。由是,他只将心中凄苦倾诉于笔端,遂凝聚成哀感顽艳的词章。
	  纳兰容若词集初名《侧帽词》。“侧帽”源自北朝独孤信侧帽入城的典故。以此为名颇有风流自赏之意,可见当时的翩翩少年正是雄姿英发,踌躇满志。
 
	序
	上卷
	第一章 初遇时,花开刹那
	一 十八年来堕世间
	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第二章 相思渺淡如烟
	一 轻风吹到胆瓶梅
	二 彤霞久绝飞琼字
	三 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 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五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钤
	六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七 谢却茶蘑,一片月明如水
	八 梦里云归何处寻
	九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第三章 欢乐趣,离别若
	一 待问归期还未,已看双睫盈盈
	二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三 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四 落尽繁花爪院幽
	第四章 此心清苦随伊去
	一 清泪尽,纸灰起
	二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三 当时口一道是寻常
	四 辛苦最怜天上月
	五 一生一代一双人
	六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七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
	八 一片伤心画不成
	九 春情只到梨花薄
	十 欲语心情梦已阑
	十一 乌丝一阑纸娇红篆
	十二 帘卷落花如雪
	中卷
	第一章 看惯紫陌红尘
	一 落梅横笛已三更
	二 此时相对一定言
	三 谁道飘零不可怜
	四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五 非关癖爱轻模样
	六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七 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八 锦瑟何年,香屏此夕
	九 浣花微雨,采菱斜
	第二章 与君一醉解千愁
	一 君不见,月如水
	二 秾华如梦水东流
	三 一片冷香惟有梦
	下卷
	第一章 塞外风光
	一 山一程,水一程
	二 塞草霜风满地秋
	第二章 江南秀色
	一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
	二 吹入芦花短笛中
	三 翠华争拥六龙看
	四 遗踪陌上有铜驼
	五 乌农巷口绿杨烟
	六 笙箫恰称语音圆
	七 数行泉石故人题
	八 名高有锡更谁争
	九 自是琼花偏得月
	十 射蛟风雨百灵趋
	十一 屏间楼阁李将军
	十二 缭残红叶胜于花
	
 
	  上卷
	  第一章 初遇时,花开刹那
	  一 十八年来堕世间
	  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锦粉冷枕函边。相看好处却无言。
	  【词牌】
	  唐教坊曲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词作主旨及简介】
	  这一首可能是纳兰容若与卢氏新婚之时所作。结缡时卢氏年方十八,与“十八年来堕世间”之语相应。
	  首旬“十八年来堕世间”出自李商隐的《曼倩辞》,诗云:
	  十八年来堕世间,
	  瑶池归梦碧桃闲。
	  如何汉殿穿针夜,
	  又向窗中觑阿环。
	  曼倩是东方朔的字,而这首诗就是叙述《仙吏传》中所记载的关于东方朔的故事:
	  据书中所言,东方朔曾经对人说过天下除了太王公之外,再没有人能了解他。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听说了这番话,就把太王公找来,问他知不知道东方朔其人。太王公摇头说不知。武帝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太王公说他很擅长星象和历法。于是,汉武帝问他天上的星宿是否都在,太王公说:“所有的星星都在。但是之前岁星不见了十八年,现在却又重新看到了。”汉武帝听罢心中了然,仰天长叹说:“东方朔在我身边十八年,我竟然不知道他是岁星下界所化成的。”
	  这个传说就是“十八年来堕世间”之所本。“阿环”是仙界上元夫人的小字。李商隐的诗是说东方朔虽然下凡来到人间,却仍然时时惦念着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