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循环经济领域的量化与仿真建模相关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地查阅与梳理基础上,研究流程型制造企业的物质循环仿真问题。在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混杂Petri网方法给出了适合于流程型制造企业物质循环研究的逐步形式化建模方法,并将提出的建模方法应用于盐湖化工企业。模型不仅能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物质流动情况进行可视化描述与量化分析,得出企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循环与利用情况;而且通过将静态模型逐步形式化为Petri网模型,并利用Stateflow工具对Petri网模型运行仿真,对企业物质流动情况进行动态模拟,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的物质迁移与循环特征。最后将提出的模型方法应用于盐湖化工企业,不仅是对该建模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同时也可以为此类企业循环经济仿真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通过合理规划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内部物质流,实现资源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减量化排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资源减量化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减量化投入,不仅可以解决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废弃物的排放,通过合理规划物质流系统过程实现减量化,已经成为当今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
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过程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在没有充分论证可行性之前的改造具有风险性,所以将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模型化处理,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最大化的规避损失,提高优化效率。
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本书主要以循环经济型企业的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来构建循环经济微观建设体系。
本书面向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通过物质流分析和Petri网仿真技术,实现对物质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优化。基于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资源环境现状的需求,对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进行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物质流分析,静态物质流分析构建了物质流指标评价体系,动态物质流分析则是引入反馈理论,并结合Simulink进行了建模分析;同时本书引入了Petri网建模与仿真工具,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物质流混杂Petri网模型和时间Petri网模型,为物质流系统资源减量化建模与仿真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章为静态物质流分析与建模,以镁盐深加工系统为例进行了建模分析;第3章为动态物资流分析,引入反馈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并以硼酸生产过程为例论证了模型的可实施性;第4章为混杂:Petri网建模章节,对物质流进行了形式化定义与仿真;第5章为物质流时间Petri网的建模与仿真优化理论,针对循环物质流减量化理论进行建模优化;第6和第7章是资源循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第8章为本书的结论章节。
本书主要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健教授著写完成,同时也感谢项目组齐林、勾丽明、陈瀛、陈海涛、陈静静、邹雅迪等成员所做的大量工作。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文献著作,在此向这些作者们表示衷心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差错或谬误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张健,(1974-)教授,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循环经济、消费安全、低碳节能”等事关居民身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诚信等领域的知识工程与智能化信息决策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多项***和省部级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物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获得“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人物”、“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北京市长城学者”等荣誉称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物质流建模需求.
1.3 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研究现状.
1.4 循环经济领域仿真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的静态SFA建模
2.1 系统范围定义
2.2 静态SFA研究框架
2.3 物质流分析模型构建
2.4 物料平衡账户构建
2.5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6 镁盐深加工生产系统的静态物质流分析
第3章 资源循环型生产过程的动态SFA反馈建模
3.1 动态SFA研究框架
3.2 动态SFA仿真模型构建,
3.3 引入反馈的动态SFA模型构建
3.4 Simulink建模
3.5 硼酸生产过程的动态物质流反馈模型研究
第4章 基于混杂Petri网的物质循环建模
4.1 物质流分析模型与Petri网模型的比较
4.2 物质流混杂Petri网模型的定义
4.3 生产单元的物质流混杂:Petri网模型构建
4.4 镁盐深加工生产系统MFA-HPN模型构建
4.5 镁盐深加工生产系统MF-HPN模型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时问Petri网的物质循环流动态投入建模
5.1 物质流时间Petri网应用
5.2 物质流时间Petri网模型的定义
5.3 生产单元的物质流时间Petri网模型构建
5.4 氯化钾生产工序MF-PN模型的构建及仿真优化实例
5.5 案例小结
第6章 资源循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6.1 系统结构设计
6.2 系统功能设计
6.3 系统数据库设计
6.4 系统功能实现
第7章 资源循环仿真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7.1 系统模型的实现
7.2 系统模型的应用——以氯化钾生产为例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