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比较》旨在界定理论本质层面,搞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本质比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对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经济观点和政治观点等三个方面,揭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得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幸福人民。
序
赵智奎
近些年来,沈阳同志潜心研究“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这个专题,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比较》这本专著,是其研究成果之一。在书稿出版之际,我为沈阳的努力付出有了收获感到欣喜,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民主社会主义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是否适合中国?怎么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差别何在?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走自己的路,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选择什么理论?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每每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或关键时刻,这些问题都会出现在执政党和人民面前。这些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质疑和批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呼声不绝于耳;“只有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呼声和主张,逐渐形成一种直接挑战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这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潮落潮起,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场和较大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共中央的一些重要文献中,也曾多次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些都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回答。沈阳的这本专著,在本质上回答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该专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比较》一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研究的着力点上,注重从本质上进行思考和研究。两个事物或者说两种理论体系的区别其实是多方面的。如何抓住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方面,并就本质(即根本属性)方面进行较为深刻的比较,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该书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抓住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论体系的本质,进行比较和理论分析,从而帮助读者廓清对二者本质差别的认识。
第二,选题角度较新。本书从阐释题目的核心概念——本质入手,阐述了选择指导思想、经济观点和政治主张作为理论具体区别层面进行比较的学理原因。然后,对民主社会主义渊源和流变进行梳理、解剖,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增强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这是一个较新的视角,对于廓清人们对民主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选择重大问题进行比较。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比较的方面很多,究竟哪些是本质的方面,哪些是重大问题,是需要仔细筛选的。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系统论出发,对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指导思想、所有制理论、民主政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第四,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面对很多现实的挑战。从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中,努力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同时,强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读者一些理论上的启迪。
当然,该书也有某些不足。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材料比较多,横跨两大理论领域,涉及的理论面广、知识点多。作者力求对该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但深度和广度仍有一定距离,需要继续努力。事实上,二者之间的本质比较,不仅要从理论上阐明,还需要一些历史和现实的案例来支撑,本书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尽管如此,本书仍不失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著。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作为社会思潮所显露的对垒和较量,远没有停止和结束,二者之间的博弈还在继续,这也正是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和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本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之路。
导 论/001
一 选题原因/001
二 理论界的研究状况/009
三 主要内容和观点/026
第一章 两种理论本质比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032
第一节 两种理论本质层面的选择/033
一 本质的含义/034
二 本质与现象/036
三 理论本质层面/139
第二节 两种理论本质比较的世界观基础/044
一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是进行两种理论本质层面选择的世界观基础/045
二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也是进行两种理论本质层面选择
的世界观基础/047
第三节 两种理论本质比较的方法论基础/051
一 社会系统论/051
二 社会系统论视域下的理论本质层面/054
第二章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057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社会民主主义思想/058
一 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是改良主义思潮/058
二 社会民主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071
第二节 《法兰克福声明》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079
一 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079
二 《法兰克福声明》的基本内容/080
第三节 社会党国际时期的民主社会主义/087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国际时期/088
二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093
第四节 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模式/095
一 瑞典模式/095
二 瑞典模式的阶段性特征/097
三 瑞典模式的启示/100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0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实践/106
一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07
二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130
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30
二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13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147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最新成果/14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150
第四章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比较/157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奉行多元化的指导思想/158
一 民主社会主义多元化指导思想的成分/158
二 民主社会主义从本质上否定马克思主义/16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173
一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174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177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比较/183
一 民主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18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185
第五章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观点比较/192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主张/193
一 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的主要内容/193
二 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的实质及成因/19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200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过程/200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分析/206
第三节 经济基础对社会性质具有决定作用/211
一 经济基础对社会性质的决定作用/211
二 私有制为基础决定了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213
三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215
第六章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比较/218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和多党制/219
一 民主制和多党制的主要内容/219
二 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多党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2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228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236
第三节 政治制度决定所维护的阶级利益/239
一 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决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239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241
结束语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244
参考文献/250
后 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