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年后,欧洲的卢米埃尔兄弟和美国的爱迪生几乎同时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影。其后,一直到现在,美国都是世界电影的制作与输出中心。拉美电影市场被美国电影占去了大半。拉丁美洲电影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其次还有古巴、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墨西哥早在1897年就开始了电影拍摄,工程师萨尔瓦多·托斯卡诺·巴拉甘买下了一架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记录下了其后20年间墨西哥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运动,他拍摄的胶片长达五万米,1954年制作成一部影片《一个墨西哥人的回忆》。墨西哥电影业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了长足发展,1940年的产量是27部,1951年就达到了121部,电影院由1938年的830家发展到1953年的2459家,观众人次由1938年的6600万增加到1954年的1.62亿,平均每人每年购票7张,接近当时欧洲的平均数。①20世纪60年代在巴西、智利、古巴和墨西哥等国家又相继出现了新电影运动,以反映现实、关注本土历史而著称,将神秘主义、幻想、神话、革命与现实结合起来,富于强烈的拉美气质。随后,巴西、阿根廷、智利相继发生军事政变,大批电影人和艺术家被迫流亡海外,这些国家的电影进入沉寂期,只有墨西哥电影和195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古巴的电影还保持着活力。在中美洲的一些国家,20世纪50年代才拍摄出第一部电影。在一些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种的国家,如多米尼加、海地、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等国家,65%~80%的人口是文盲,电影还停留在几乎空白的阶段。尽管如此,拉丁美洲电影普遍表现出这样一种情怀:“我是美洲之子,我对她负有责任。”
拉丁美洲,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次才是一个地理范畴。从地理上讲,拉丁美洲的范围是从分割美国与墨西哥的格兰德河一直向南,到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总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有30多个国家,5亿多人口。如同一只伤痕累累的乳房,悬挂在地球的南端,它的孤独、分裂与北邻美国的富有、统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拉美19世纪的革命者玻利瓦尔所说:“我们既不是印第安人,又不是欧洲人”,拉丁美洲人是全新的族类,他们是白人、黑人、印第安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后裔。经历了土著人创造的本土文明、殖民地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欧洲文明,独立后的拉美诸国创造出独特而绚烂的混血文化。而拉丁美洲的电影,继文学与音乐之后,成为这片大陆另一面风格鲜明、表达强烈的旗帜。
一切要从五百多年前的那次航海说起。15世纪的欧洲,黄金(货币、金钱)成为这片大陆新的教主。人人谈金则喜,见金则狂。哥伦布在给西班牙王后的信里这样写道:“金子最好,金子构成财富。而拥有金子的人可以在世上为所欲为,死后甚至可以上天堂。”出身于农民之家的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萨罗1533年征服秘鲁后说:“我来此是为了黄金,而不是像小农那样耕耘土地。”所以,这次载入史册的航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黄金。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大西洋上航行了70天的哥伦布和他的船队,终于发现了陆地。他带领87名船员在一个岛上登陆,这个岛被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这个岛现在属于巴哈马王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能成为美洲的第一批殖民者并不是因为强大,恰恰是因为两国的经济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比较落后,不仅活在邻国的欺凌下,而且数世纪活在伊斯兰世界的统治下,根本不可能在欧洲扩张领土。西班牙西部在埃斯特雷马杜拉地区流动的牧羊人,以及西班牙南部在安达卢西西亚地区的牧牛人为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征服者”提供了许多最能吃苦耐劳的军人和殖民者。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年后,欧洲的卢米埃尔兄弟和美国的爱迪生几乎同时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影。其后,一直到现在,美国都是世界电影的制作与输出中心。拉美电影市场被美国电影占去了大半。拉丁美洲电影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其次还有古巴、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墨西哥早在1897年就开始了电影拍摄,工程师萨尔瓦多·托斯卡诺·巴拉甘买下了一架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记录下了其后20年间墨西哥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运动,他拍摄的胶片长达五万米,1954年制作成一部影片《一个墨西哥人的回忆》。墨西哥电影业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了长足发展,1940年的产量是27部,1951年就达到了121部,电影院由1938年的830家发展到1953年的2459家,观众人次由1938年的6600万增加到1954年的1.62亿,平均每人每年购票7张,接近当时欧洲的平均数。①20世纪60年代在巴西、智利、古巴和墨西哥等国家又相继出现了新电影运动,以反映现实、关注本土历史而著称,将神秘主义、幻想、神话、革命与现实结合起来,富于强烈的拉美气质。随后,巴西、阿根廷、智利相继发生军事政变,大批电影人和艺术家被迫流亡海外,这些国家的电影进入沉寂期,只有墨西哥电影和195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古巴的电影还保持着活力。在中美洲的一些国家,20世纪50年代才拍摄出第一部电影。在一些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种的国家,如多米尼加、海地、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等国家,65%~80%的人口是文盲,电影还停留在几乎空白的阶段。尽管如此,拉丁美洲电影普遍表现出这样一种情怀:“我是美洲之子,我对她负有责任。”
付晓红,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后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和电影空阳j研究。自2014年起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拉美电影作品赏析》一课,深受学生的欢迎,该课程为国内拉丁美洲电影课:出版著作《两步跨生平——谢铁骊口述实录》,参编著作《中国电影图史》。在《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探案与探暗——(白夜追凶)的镜像叙事》《迷宫——中国近年犯罪片的叙事研究》等文章。
第一章 恋地情结:行旅片的地理空间研究
第一节 行旅片作为一种类型
第二节 拉丁美洲行旅电影的地理空间呈现
第三节 家园与坟园:弃子文化与寻父之旅
第四节 荒园与花园:行旅片中的拉丁美洲景观
第五节 恋地情结与天堂乐土
第二章 孤独迷宫: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空间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第二节 困驻于琥珀之中的昆虫:《口哨人生》《国王与电影》《潘神的迷宫》里的蒙太奇空间
第三节 现实的倒影: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电影的空间研究
第四节 夜与雾:阿根廷导演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电影的空间研究
第三章 燃烧的天堂:爱情片的心理空间研究
第一节 爱的空间
第二节 恐惧景观
第三节 回忆空间与想象空间
第四节 《记得童年那首歌》的梦想空间
第四章 饥饿美学:罪的空间美学
第一节 饥饿美学
第二节 死亡美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