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是以“中国汽车意见领袖”为号召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2006年创刊伊始打造的品牌栏目。十多年来,我们访谈了一大批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和建设者,对60多年中国汽车发展史进行了抢救式的挖掘和整理,力求廓清中国汽车复杂曲折的轨迹,揭示历史的真实情景。
这是一项绵延不绝的工作。“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是对这项工作的系统总结。2015年我们出版《拓荒》,2016年我们发布《红旗》,2017年我们推出《东风》。
2017年9月28日,东风汽车公司迎来48周年建厂纪念。48年前,历经“三上二下”曲折,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从汉江上游、偏僻的鄂西北山城十堰蹒跚起航,一路风雨无阻,砥砺前行;48年后,经过几代建设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当年的二汽紧跟时代潮流,乘风破浪,已驶出了荆楚大地,行驶在华夏九州,并驶向五大洲四大洋。今天的东风汽车公司,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正努力为实现“建设一个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一个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愿景而斗志昂扬,奋力拼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自2006年创刊伊始即启动的一个栏目。十余年来,这个栏目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已陆续采访上百位中国汽车人,目的是为波澜壮阔的中国汽车工业事业留生动素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尽绵薄之力。近两年来,两家单位通力合作,陆续将这些口述纪实整理、编辑、出版。2015年11月,双方联手推出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之一《拓荒》,2016年底推出系列丛书之二《红旗》,今年,又将推出系列丛书之三《东风》,这是十余万东风人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
漫长发展路风云激荡,几代东风人豪情满怀。收录在《东风》合集里的文章,讲述者主要包括黄正夏、孟少农、齐抗、李子政、吴庆时、段俊杰、支德瑜、王荣均、毛德犹、赵云集、焦润坤、陈清泰、马跃、苗圩、李惠民、宋延光、高明祥、马志诚、中村克已(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第一任总裁,日本友好人士)、童东城、闵佟、陈纫秋、杨少杰、程振彪、朱柏山、黄松、艾德昆等二十余位同志。他们基本上都是东风汽车事业的创建者和亲历者,有的同志已经谢世。其中的回忆真实而精彩,动人心弦,使人如临其境;其中的讲述朴素而深情,感人肺腑,使人如闻其声。这些难得的个人记忆,把时光串联在一起,可以说是全体东风人的集体记忆,又加上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丰富的东风纪事,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壮丽的东风汽车公司成长史,构成了这本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之《东风》的主体内容,也构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成为我们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有效形式,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很好载体。
1.黄正夏:二汽闯关
2.孟少农:中国汽车技术第一人
3.齐抗:壮志难酬
4.李子政:敢说敢做
5.吴庆时:忘了当年烟和云
6.段俊杰:“汽车大王”事件
7.支德瑜:突破材料口
8.王荣钧:二汽转折的关键人物
9.毛德犹:对二汽感情最深
10.赵云集:设备攻关战
11.焦润坤:与习近平一同揭幕
12.陈清泰:一盘未下完的棋
13.马跃:艰难的铺路石
14.苗圩:有些事情要经过时间检验
15.李惠民:深山中造二汽
16.宋延光:艰难的轿车项目
17.高明祥:我在东风管干部
18.马志诚:二汽盖房伤痛史
19.童东城:这46年,我只干了一件事
20.中村克己:从东京到东风
21.闵佟:发动机情缘
22.陈纫秋:干技术的巾帼
23.杨少杰:啃硬骨头的人
24.程振彪:我的情报生涯
25.朱柏山:东风“洋务”第一人
26.黄松:东风猛士总设计师
27.艾德昆:设计东风“双飞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