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的时针》是一部个人诗集。剑峰以诗歌的方式关注生存境遇和社会生态。表达了极其鲜明的历史观和现实观,提供了一种形而上的穿透力。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十分美妙的阅读感受。剑峰的很多诗作表现出了童话般迷人的人文关怀,纯粹而敏感,这是一种来自生命本源的写作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几近天成的诗歌秉赋。
很难用一个准确而刚毅的词语界定剑峰的诗歌边界,他的作品透闪着隐约的焦虑,这种人性的特质构成了他诗歌的张力。
他在((危险的平衡木》-诗中,以不可把握的语调揭示对不确定的紧张以及对平静的期许-一“天空并不宁静/飞机时常失事/湛蓝而和平的大海/也暗藏杀机/我们失去与/亲人身体的对话/唯有熄灭星光,点燃蜡烛/在梦中会见亡灵”。这是一种跟读者对话的隐喻提示,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瞬息万变。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人生的意义》一书中这样说:“如果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那么,绝望就是不可能的。一个模糊不定的现实必然要留些许空间给希望。也许,这就是流浪汉不能自杀的原因。(不过,是谁称他们为流浪汉的呢?)贝克特的世界里没有死亡,只有不断地衰退——肢体僵硬,皮肤剥落,眼球浑浊,听力下降,一种似乎将永远持续下去的颓败。戈多的缺席好像把生命投入了极端的不定性之中,但那也意味着,并不能确定他不会来临。如果一切都不确定,那么我们对一切的了解也就不确定,我们就无法排除存在着对这一切的密谋的可能性。在一个万事无绝对的世界里,甚至绝望也不是绝对的。”
剑峰,本名郝剑峰,1967年生,四川剑阁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江南》《上海文学》《中国诗歌》《西部》《绿风》《诗潮》《扬子江诗刊》《诗选刊》等刊物发表作品。
序一:我们穷于拯救的艺术
序二:“不可避免”的和“可以预料”
第一辑
石榴的火焰
天鹅之殇
两颗星
拾起的记忆
永远的玫瑰
危险的平衡木
愤怒
生命之煤
雪在黄昏降临
石榴的火焰
艺术
空中家园
蓝色纽扣
等待
致初恋
你和我
彼岸
出航
水芙蓉
告别
应和
诗歌
无止境
第二辑
城市深处
危险信号
狼祭
邂逅
舞者
节日夜景
林荫道上
风暴
蓝房子
水泥罐车
城市病毒
冬天的艺术
沿河两岸
咖啡馆
城市深处
秋夜
在路上
意外之景
在博物馆
雾霾中
夜半歌声
第三辑
时问的魅影
无题
暖冬
梦的裂痕
流沙
忍冬花
时间
世纪之门
记忆之门
珍妃井
时间悬而未决
影子
镜中的蜡烛
夜深时分
虚构的日记
沉思
祭日
时间的魅影
夜的欲望
梦
无意的时针
第四辑
重力的囚徒
飞行记录
边缘
腹地
波动
灾难年代
重力的囚徒
电梯之困
物欲与战争
暗物质
高压氧舱
地标线
失眠者
此生
盛年
困惑
搁浅
挽歌
白光
垂钓
封闭的人
矿灯
疾病
分裂的孩子
秋雨
乞丐的逍遥
黑色
乌鸦
磨心术
异样的丛林
星座
镜子
谎言
命案现场
侧面之词
蜘蛛
第五辑
故乡和远方
佛像
旅途
浮世的表达
雪落无声
2008:雪的纪念
故乡和远方
春天的葬礼
早春
家
给父亲
土地
白描
梦李白
青林口
旅行
梦境
空降
普陀山
蜈支洲岛
车站
搬走的影子
暴雪将至
下雪了
在蜀道梦李白
黑白影像
清明
飞行模式
评论:辽阔的精神背景与朝圣的诗人身份/张德明
后记:诗歌是通灵的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