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因素——人、自然、社会和我国国情的综合分析,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城镇小康住宅新的发展方向——和谐人居,并围绕和谐人居的基本目标构建了11个指标评价和支持体系。同时对其中3个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外部空间、供应制度的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性指标。
  和谐,永远是发展的主题。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就是达到和谐人居。这就是本书最主要的论点和着重阐述的内容。
		
	
路红,女,1962年9月出生。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正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序
绪论
第一章 小康社会和小康住宅的演进
  1.1  小康社会
  1.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发展进程
  1.3 部分国外城市住宅发展经验
  1.4 小康住宅发展面临的问题
  1.5 小结——小康住宅发展亟需创新
第二章 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
  2.1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2.2 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要素
  2.3 和谐人居的基本构想
  2.4 小结:和谐人居——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
第三章  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构成
  3.2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3.3  和谐人居的套型及其组合
  3.4 小结: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第四章 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4.1  我国城镇住宅外部空间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4.2 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3 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4 小结: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第五章 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5.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5.2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及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
 5.3  完善市场机制和保障并举的和谐人居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5.4 天津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实践
 5.5  小结: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结语 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