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精准治理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定 价:62 元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席卷全球,老年贫困问题已成为各国的热点论域。在社会转型、人口流动和不完善的农村保障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农村老年人更易陷入贫困状态。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新情况,以精准扶贫战略为导向,以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深入探索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之道,解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新范式,形塑新时代共同富裕理念。
本书首先源自十九大报告中的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精神。因此,以精准扶贫战略推进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为切入点,是对新时代贫困治理新形势新问题的回应。作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国外学者很重视老年脱贫研究,也深谙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状况对我国脱贫攻坚产生重要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贫困老年的顺利脱贫。因此本书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张赛玉,女,博士,1981年9月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就职于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她长期关注研究老年福利、老年贫困、习近平贫困治理与实践问题,发表十余篇论文,产生一定的科研产出,得到一定的认可。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基本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三、农村老年贫困
四、精准扶贫
第三节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二、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中国实践
一、毛泽东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二、邓小平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三、江泽民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四、胡锦涛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贡献与新实践
一、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
二、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新实践
第二章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问题考察
第一节中国农村的老年贫困问题
一、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迫在眉睫
二、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表现
三、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农村老年贫困治理困境
一、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现状
二、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局限性
三、农村老年反贫困模式的局限性
第三节影响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障碍
二、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供给乏力
三、农村老年贫困治理机制不完善
四、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模式缺陷
第四节福建宁德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治理机制
二、健全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
四、主要启示
第三章国外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发达国家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一、英国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二、美国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三、主要启示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一、印度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二、巴西老年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实践
第四章精准扶贫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视界
第一节精准扶贫的政治经济学意涵
一、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中国脱贫攻坚的意义
二、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民本诉求
三、回应经济新常态进行的扶贫战略升级
第二节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需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持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问题导向
二、加强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人文关怀
三、强化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实践性
四、提高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效率
第三节中国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关键问题
一、精准识别农村老年贫困对象解决扶持谁
二、明确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主体解决谁去扶
三、安排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项目解决扶什么
四、实施农村老年贫困靶向疗法解决怎么扶
五、提升农村老年贫困治理质量解决低效问题
第五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推进农村老年贫困精准
治理
第一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体系
一、以满足农村贫困老年基本需求为导向
二、以防治农村老年贫困为基本要务
三、以增进农村贫困老年获得感为依归
第二节建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瞄准机制
一、建构农村老年贫困精准识别机制
二、健全农村贫困老年需求双向响应机制
三、构建农村老年贫困协同治理机制
四、完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监管机制
第三节完善农村老年贫困治理的制度保障
一、夯实农村兜底性社会福利制度
二、健全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三、构筑农村医疗保险的阻贫制度
四、完善农村老年群体的贫困救助制度
第四节对农村贫困老年分类施策
一、因致贫返贫原因施策
二、因地因贫困类型施策
三、因农村老年类别施策
四、因农村老年性别施策
综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