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为北周姚僧垣撰,久夫,原始卷目已无从详考,该书对晋唐医学有较大影响。范行准辑夫稿收录十六卷,附未分卷。全书载方为主,兼有医论,收录七百余方(法),为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经验方书。
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下,《范行准辑佚中医古文献丛书》十一种合订本于二〇〇七年顺利出版。由于经费受限,范老的辑稿没有全部整理付梓。学界专家看到这十一种书的辑稿影印本后,评价甚高,建议继续筹措经费出版辑稿。有人建议合订本太厚,不利于读者选择性地购读,故予改版分册出版(其中包括新整理本)。中国医药学博大精深,存留医籍几近中华典籍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一昔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汉兴,经李柱国和向歆父子等整理,《汉书·艺文志》收载方技(医药)类图书,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二〇五卷,历经改朝换代、战事动荡,医籍忽聚忽散,遭受所谓“五厄”“十厄”之命运。然而,由于引经据典是古人惯常的行文方法,所以“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前代或同代医籍被他人引用、注明出处便构成传承的第一个环节。唐代医学、文献学大家王焘就是这个环节的楷模。正是由于这个引用环节的存在,为辑佚奠定了基础,即一旦被引用的医籍散佚,还可以从引用医籍中予以辑录,这是传承的第二个环节。范行准先生集平生精力,辑佚出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七十一种。其中毛笔小楷辑稿五十八种二一二册,钢笔辑稿十三种十三册。除其中有人已辑佚出版或辑稿内容太少外,本套书收载的是从未面世的辑佚稿计二十多种,十分珍贵。为方便今人理解,特邀专家为每种书作解题,同时也适度包含考证考异内容,前后呼应,以体现这套丛书的相对整体性。
辑稿作为珍贵的资源,一是因为它靠人力从大量存世文献中精审辑出包括今人不易看到的内容。以《删繁方》为例,该书有若干内容引自《华佗录袂》,不仅通过辑稿可以看清《删繁方》原貌,而且据此还可以看到《华佗录袂》的部分内容。
集验方卷一
心腹痛:
疰:
卒死:
卒魇:
尸厥
中蛊
自经
中暍
溺死
冻死
集验方卷二
伤寒
天行
诸疽
集验方卷三
疟
鬼魅
风狂:
风癫
诸风
风热
风气
……
集验方卷四
集验方卷五
集验方卷六
集验方卷七
集验方卷八
集验方卷九
集验方卷十
集验方卷十六
集验方未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