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公债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包括革命根据地公债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微观梳理;根据地公债发行、动员、流通、使用和偿还政策内容的的宏观分析;公债政策特征、意义和影响的全方位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为我国当前公债、财政政策的完善提供启示和借鉴。
刘晓泉,男,1974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现代中国学会秘书长,江西省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2003、2008年分别获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博士学位。2014年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财政科学研究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公债政策研究”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代中国地方公债发行制度研究”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代江西公债研究”等2项,出版《近代中国内国公债发行研究》等专著2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级教学科研奖励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