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评估研究——以一个东部区县为例
定 价:58 元
本书参考薪酬模型和CIPP评估模式,构建了一个由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以及合法性、公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二维评估框架,既体现政策评估的综合取向,又符合薪酬领域的专业要求。利用这一框架,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行过程合法性评估、结果合法性评估、过程公平性评估、结果公平性评估和结果实效性评估研究,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改革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序
工资是教师激励的重要手段。2008年,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启动了新一轮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这轮改革不仅重申要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而且将教师绩效工资分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由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工作量、实际贡献等因素发放。绩效工资逐渐成为研究者、管理者、中小学教师,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中,从2009年至今,每年平均有超过1000条有关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中文新闻报告。如果将博客、微信等各种自媒体中发表的资料都计算进来,那就更是难以计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中文学术文章却相对较少。自2009年以来,以教师绩效工资为题名或关键词搜索到的CSSCI期刊论文总计只有80余篇。在这些论文中,对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估的文章仅有26篇,占总量不足1/3,其余文章要么是对他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经验进行引介与评论,要么是对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6篇政策评估类文章中,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少之又少,且系统性、规范性及深入程度均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洪鹏在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行系统评估,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研究中,他综合薪酬模型和CIPP评估模式,构建了由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以及合法性、公平性、实效性相结合的教师绩效工资评估二维框架。这一框架既体现政策评估的综合取向,又符合薪酬领域的专业要求,可以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通用框架。利用这一框架,他以我国东部某区为例,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中小学教师、中层干部、校长为调研对象,从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对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这一实证研究不仅拓宽了教师绩效工资政策领域的研究思路,增加了绩效工资政策评估的系统性,而且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政策改进及学校层面的工资方案设计,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这一研究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宋洪鹏攻读博士期间的辛勤付出。与其他论文研究不同,除了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研究设计、数据处理等诸方面要下足功夫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收集。众所周知,工资在管理实践中比较敏感,当研究者收集有关信息,甚至教师对工资制度态度的数据时,不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为了能拿到真实有用的一手数据,他从确定选题后一直与样本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主动为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内中小学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专业服务。他的努力付出与专业形象赢得了样本区县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的充分信赖,在数据收集中得到了样本中小学校长的大力支持。严谨的研究设计、扎实的研究过程,以及丰富翔实的一手数据,确保了这一研究的信效度与学术价值,也使这个研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读起来引人入胜。现在,宋洪鹏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整理成为一部学术专著,除了学术贡献之外,在当下还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2018年1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教师队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今年年初,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是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明确列举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要求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即将开启,这部专著不仅可以为政策制订者的决策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中小学管理者优化工资方案提供参考。宋洪鹏是我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也是我的得意门生。他从硕士开始就一直跟着我学习,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为人随和,做事认真,治学严谨。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对工作、研究和生活抱有激情,充满活力。希望他未来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有更多的论文与著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贡献年轻学者的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德成2019年9月
宋洪鹏(1987~),男,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现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政策、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1项,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第一章 研究缘起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二、工资是吸引、保留和激励教师的重要手段三、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四、绩效工资政策需要严谨的政策评估五、我国缺乏有关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评估视角的实证研究第二章 文献综述一、教师绩效工资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三、教育政策评估四、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评估五、已有研究述评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意义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分析框架三、总体研究设计四、研究方法五、研究意义第四章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落实情况一、研究问题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五章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合法性评估一、研究问题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六章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公平性评估一、研究问题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七章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效性评估一、研究问题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八章 总讨论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落实情况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合法性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公平性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效性五、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第九章 结语一、本研究的结论二、政策改进建议三、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附录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