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金融开放
 
		
	
		
					 定  价:59 元 
					
				 
				 
				  
				
				   
				 
				  
				
						
								
									当前图书已被 7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 出版时间:2019/7/1
 
						- ISBN:9787300270777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822 
  - 页码:24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的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金融开放”。课题组将当代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概括为富有效率、稳健有序和包容共享三个维度。报告中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除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外,还将赋予人民币国际化以高效率、稳健性、包容性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属性,并推动这些新元素更好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报告强调: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更加适配的金融体系,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而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必须在进一步改革中逐步实现。当前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夯实以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微观基础、深化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提高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能力等具体问题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和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1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变动原因    /1   
1.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10年变化    /1   
1.1.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3    
专栏1—1 CIPS(二期)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    /4   
1.1.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挑战    /5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6  
1.2.1 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    /6     
专栏1—2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    /7    
1.2.2 资本金融项下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活跃    /8    
1.2.3 人民币国际储备职能不断巩固    /10   
1.3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11    
1.3.1 美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夯实    /12   
1.3.2 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显著下降    /13    
1.3.3 英镑的国际化水平持续震荡    /14   
1.3.4 日元国际地位巩固提升    /14     
专栏1—3 全球去美元化的表现、原因及展望    /15   
1.4 人民币国际化展望:转变与平衡    /17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9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19    
2.1.1 结算规模和占比企稳上升    /19  
2.1.2 结算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显著增加    /20   
2.1.3 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基本平衡,实收略大于实付    /21     
专栏2—1 “石油人民币”打破石油市场的美元计价定式    /22  
2.2 人民币金融交易    /23    
2.2.1 人民币直接投资    /23    
2.2.2 人民币证券市场    /26    
专栏2—2 中国债券市场加快步伐对外开放    /28 
专栏2—3 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    /30    
2.2.3 人民币境外信贷    /33    
2.2.4 人民币外汇交易    /33  
2.3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36    
2.3.1 官方储备中人民币份额的发展变化    /36   
专栏2—4 俄罗斯央行大幅提高人民币在其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38    
2.3.2 央行之间的人民币货币互换    /40  
2.4 人民币汇率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    /42    
2.4.1 人民币汇率水平    /42    
2.4.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测算    /47    
2.4.3 开放度发生变化的资本项目    /48    
 
第3章 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水平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52    
3.1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    /52    
3.1.1 高质量经济发展是富有效率的发展    /53    
3.1.2 高质量经济发展是稳健有序的发展    /54    
3.1.3 高质量经济发展是包容共享的发展    /55    
3.1.4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小结    /56    
3.2 高质量经济发展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    /57    
3.2.1 高效率与人民币国际化    /57    
3.2.2 稳健性与人民币国际化    /58    
3.2.3 包容性与人民币国际化    /60    
3.3 高水平金融开放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62    
3.3.1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可提高效率    /62    
3.3.2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使风险可控    /65    
3.3.3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将增强包容性    /67    
3.4 高水平金融开放要在进一步改革中实现    /69 
3.4.1 培育高水平开放的微观经济主体    /69 
3.4.2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与高水平开放    /70    
3.4.3 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70    
3.4.4 提高开放中的金融管理能力    /71    
 
第4章 金融开放的历史经验与实证研究    /74    
4.1 主要国家金融开放的经验借鉴    /74   
4.1.1 英国:金融改革打造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    /74    
4.1.2 美国:在监管—创新的博弈中实现金融开放    /76    
4.1.3 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实现快速的金融自由化    /78    
4.1.4 德国:稳健的政策保证稳健的金融开放    /80    
4.1.5 国际经验的借鉴意义    /82    
4.2 金融开放与货币国际化:实证研究    /84    
4.2.1 研究框架和文献简述    /84    
4.2.2 外汇储备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统计性描述    /86   
4.2.3 金融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实证结果:金融市场开放推动货币国际化    /89 
4.3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90    
 
第5章 培育高水平开放的微观经济主体    /92    
5.1 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92    
5.1.1 供给侧改革是培育高水平开放微观主体的关键    /92   
5.1.2 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95   
5.2 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02    
5.2.1 摆正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102    
5.2.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04    
5.2.3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09    
5.3 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113    
5.3.1 金融开放进程中机构面临更多风险    /113    
5.3.2 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途径    /116    
 
第6章 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119    
6.1 统筹协调扩大金融开放    /119    
6.1.1 深化金融改革保障金融开放    /120    
6.1.2 扩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改革    /121  
6.2 扩大金融开放的重点    /122   
6.2.1 银行间货币市场    /122   
6.2.2 债券市场    /127    
6.2.3 股票市场    /131    
6.2.4 外汇市场及衍生品市场    /132    
6.3 扩大金融开放所需的改革措施    /136   
6.3.1 丰富交易主体,推动利率市场化    /136    
6.3.2 完善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发债券市场活力 /137  
6.3.3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推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    /139    
6.3.4 提高外汇市场透明度,完善配套机制建设    /141    
6.4 防范金融开放风险    /142    
6.4.1 防范外部风险    /142    
6.4.2 全方位多渠道防范金融开放风险    /145    
 
第7章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48    
7.1 高水平开放需要高质量的金融基础设施    /148    
7.1.1 明确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义和范围    /148    
7.1.2 金融标准在金融基础设施中具有重要地位    /150   
7.1.3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52    
7.2 以人民币清算支付体系为核心建设金融基础设施    /154    
7.2.1 人民币清算支付体系存在的不足    /154    
7.2.2 加强人民币清算支付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    /155    
7.3 推动金融设施的国际协调    /159    
7.3.1 金融设施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159    
7.3.2 国际协调的重点    /161    
 
第8章 提高开放中的金融管理能力    /164    
8.1 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164   
8.1.1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本质与趋势    /164    
8.1.2 美国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分析    /167    
8.1.3 中国负面清单的分析与国际比较    /170    
8.1.4 人民币国际化新形势下的进路    /174   
8.2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178  
8.2.1 跨境资本流动现状    /178   
8.2.2 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179   
8.2.3 跨境资本流动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    /183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188   
9.1 主要结论    /188  
9.2 政策建议    /194    
 
附录1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年度主题概览    /200    
附录2 提高金融效率,打破“卢卡斯悖论”    /203    
附录3 2018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207   
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