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武平古今诗词选注  
		武平千年文脉,发轫于北宋初。本书旁搜博求,钩沉辑佚,选录了北宋初至现当代75位诗人514首诗词,或寓贤过客热情咏赞之玉声,或本邑乡贤喷薄而吐之珠玑,是迄今收集武平古今诗词最全的一部诗词集。这些诗词或纪事咏物,或抒情言志,文心深广,应作客家武平的缩微文学史、山川史、社会史乃至心灵史来读。选注者探幽索隐,对于作者生平及诗文所涉名物、典章、山川、习俗、相关人事,均详加考订,尽量予以说明。
		 
千年武平艺文心史——《武平古今诗词选注》序
感谢重光教授赐读《武平古今诗词选注》文稿。这部书稿艰辛裒辑自公元10世纪武平置县至20世纪,邑内外70余位作者的500余首相关本邑的诗词作品,逐一给予详密严谨笺注。悦读之余,深感它不似寻常诗词注本,乃是一部奇书。一篇篇心血和情致凝聚的诗词跃动眼前,娓娓述说自古及今,武平先民及时贤所为所愿、所思所念、所敬所赞,恣意摅发深挚情怀,袒露真实心迹,撼人心魄、发人思绪。那是历史时期武平人鲜活的心律脉动,堪称“千年武平艺文心史”。
诗人们珍视武平草莱开辟的传说。如宋初钱塘沈辽(1032~1085年)《南岩导师赞》,200句800余字,深情讴歌释自严(934~1015年)筚路蓝缕、勠力初辟的功德。宋初乾德二年(964年),大师从吉州(今江西吉安)西峰寺移锡南岩,正值武平置邑前后。他“兴徒众”、布教化,助民耕稼。邑人感念他,尊称“定光古佛”。沈辽晚于自严不足百年,对大师功德耳熟能详、深情颂赞他:
为邑民驱蛇驯虎、保牛护耕(“蛇乃蟠结”“虎亦驯率”,“不日化成,小大欣悦”)。
为田亩祈雨求雪,谷麦丰登(“时苦大旱,田亩焦渴。乞偈致雨,……倾之澍雨”;“方冬无雪”“恳请未终,琼瑶交戛”“年登人逸”)……
稍后洪州黄庭坚(1045~1105年)亦有南岩《真赞》,记述大师功德:“驱使草木,教诲蛇虎。愁霖日出,枯旱下雨。无男得男,无女得女。法法如是,谁夺谁予?”(《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赞》)显示大师武平惠民逸事广被传布。
沈辽、黄庭坚南岩《赞》,原只为如实记述。没承想依凭《赞》诗念颂,大师功德与民众感戴,得以流光千载!如果说,黄帝嫘祖教民耕织、炎帝尝百草疗疾、大禹治水等传说之于华族,属于洪荒、远古记忆,那么南岩大师驯兽浚河、祈雨求雪之于武平民众,恰似中古记忆。至于南岩师在赣粤间疏江通航、巨舸运货[“……将运群物。不有巨舸,厥费屑屑。
……(师)授以偈往,洪流夜发。载浮于江……”],已属商贸盛兴时代闽粤人的近古记忆了。从洪荒、远古以迄中古、近古,这些邈远记忆,对武平人都是神圣的,这是他们灵魂根脉所系。
诗人们无不以武平山乡的自然风光为傲。著名的“武平八景”,堪称本邑胜迹的“名片”。明诗人刘焘、王銮、孙勋、邓帛、巢之梁,清诗人刘昈、甘晋锡、王廷抡、赵良生等都留诗咏赞。清初雍乾间武平城西花园村人李梦苡,“无意功名,耽情诗酒”,“纵情山水,所到题咏”,把对故国原乡、山水人文的热爱,尽情挥洒诗章中:
“半溪一角水潆回,紫竹双扉傍水开。
偶有牧人吹笛至,杳无山叟抱琴来。”(《半溪杂诗》)
“为郎濯锦换春衣,日暮持篮捣石矶。”(《平川竹枝词(二)》)
“渔郎钓罢江潭立,恰遇河农撑艇来。”(《平川竹枝词(三)》)
“溪东丹井最温和,水暖旋生滚滚波。村妇晚来呼女伴,兰汤浴罢拭红罗。”(《平川竹枝词(五)》)
山乡溪畔,暖阳向晚,牧人笛声伴和女郎捣衣声,渔郎水边垂钓,村妇温泉晚浴,一艘小船轻轻驶过。三百年前一幅山乡风情画,绘声绘影、明丽天然!
诗人们景仰英雄义士浩然正气。李梦苡《西湖岳王庙题壁》:“乘兴游湖地,含悲拜岳王。可怜三字狱,空博一炉香。”这位本土诗人的挚情,飞越闽地,高翔广阔空域,捧一掬悲怆之泪,敬献英雄灵前。明末本邑高梧乡人赖崧,“明亡而隐,义不受诏,死于乡黠”,是位“义不食周粟”类义士,耿耿气节,受邑人崇敬。清初熊湘在赖崧隐居处白云山募建祠亭,累世飨祀。“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白云山吊赖义士嵩》长诗为赞:“白云峰头竟长住,孤竹鲁连比高洁”,“匹夫殉国古亦有,杀人不死三章缺”,“但闻风籁响阴林,似悲故国还凄咽”。清末刘履成,民国熊秉廉、丘复、王仲焜等,均写下追怀赖崧诗作。
历史上,武平人及莅武臣工,颇多酬唱往还,文脉累积丰厚,艺文掌故、家国情怀,多姿多彩。
我脱鲸波险,君罹寇盗惊。暌离四寒暑,会遇两蓬萍。
访旧半为鬼,问津多阻兵。衣冠漂荡极,风雨自鸡鸣。(李纲《钱申伯自海陵避地临汀闻余北归相迓于武平赋诗见意(二)》)。
宋名臣李纲(1083~1140年)遭贬琼州遇赦还,渡海北上至武平,喜逢南下避难故友钱申伯。酬诗半是乱世漂荡、故友多亡的感喟,半是兵革未息、天下不宁的愁绪。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左佥都御史王守仁(1472~1529年)带兵讨伐武平岩前寇,班师之际留诗:“深耻有年劳甲马,每惭无德沛甘霖”(《平明社亭》),“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岩前剿寇班师纪事》)。没有凯旋的喜悦,没有胜者的自矜,只有兵动妨农的自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忏悔。
绵绵诗脉,流衍今日。本邑武东乡人林默涵(1913~2007年),早年参加革命,两度被捕入狱。他的《狱中吟》诗:“谁教急管吹愁曲,我自低吟托远思。暗影森森笼四壁,月华一线上征衣。”一位革命者身处逆境、豁达洒脱的情怀,幸获寄托。
为诗词作笺注,一向号称艰深,也最见学问根柢。地域专题诗词选注尤难:裒辑忌疏漏,须竭泽而渔,“黄泉碧落求之遍”(重光教授语)。拟定注释条目,疏、备可见高下:疏则注简省工,备则注繁费工。每篇诗词意旨,又牵涉万端、漫无涯涘,往往词僻典乖,字字敲心待释,注文或详或略,注家无可“逃躲”。仅以此诸端,审视这部笺注,可知其已然高标自竖:裒辑力求其尽,拟目力求其备,注文力求其详。
借助注文,吟诵这部笺注,可尽见注家引书之广博:举凡总集别集、正史野史、舆地方志、类书杂纂、诸子百家、神仙志怪、字典韵书;《武平县志》有康熙本、民国本,《汀州府志》乾隆本;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并《四库提要》等。亦可见条目之拟,巨细兼备、不惮其繁:文史掌故、百科诸典,以至佛偈棒喝、语气助词……无不出注;生僻字音注,有汉语拼音、有同音字,方便不谙拼音者。每条注文之严谨、细密、周详,触目皆是。五百余首诗词,共设数千条注。一首诗的注文长达千字以上者,不胜枚举。明末古文家陈际泰入选两首诗,各110字,一首设注13条,注文1100字,另首设注12条,注文1300字,各似一短篇论文。沈辽那篇800多字的《导师赞》,设注122条,注文共4000多字,颇似一中篇学术论文!
地域性诗词(文)选注,指域可广可狭、或州或县,学术上属于文化地理学一分支。本书以县为指域,不算大。据统计,如今全国有2851个县(含台湾),大多是汉族传统文化区,也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区,均具本地历代诗词(歌)艺文丰富累积。不妨作一个设想:如果全国每个县(区)域,都像福建省武平县这样,裒辑一部《古今诗词(歌)选注》;以后假以时日,逐县域、逐省域、逐大区,以至全国,实现《古今诗词(歌)选注》大合璧,那将是一部中华各民族的,何等辉煌的中华人文巨藏——“中国艺文心史”啊!
张弓
2018年11月12日·北京
 
陈厦生,中共武平县委书记。
 
序 张弓/001
宋诗/001
  南安岩偈 释自严/003
  南岩导师赞 沈辽/004
  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赞 黄庭坚/014
  正月六日南安岩主生辰 释惠洪/017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 释惠洪/018
  南安岩主定光古佛木刻像赞并序 释惠洪/024
  毛氏所蓄岩主赞 释惠洪/027
  南安岩 陈轩/029
  南安岩 郭祥正/030
  赠武平许令郭祥正/031
  南安岩恭谒见定光圆应禅师(二首) 李纲/032
  钱申伯自海陵避地临汀闻余北归相迓于武平赋诗见意(二首) 李纲/035
  灵洞山 李纲/036
  读书堂 李纲/037
  定光南安岩 方开之/038
  定光南安岩(三首) 郑弼/039
  题灵洞天福院 梁頠/040
  题十二峰 孙璋/041
元诗/043
  上下岩 刘将孙/045
  绿水潭 刘将孙/046
  南安岩 刘将孙/047
  狮子山 刘将孙/048
  石碓 刘将孙/049
明诗/051
  武平八景(七首) 刘焘/053
  武平八景(五首) 王銮/057
  龙岩雨霁 西宁/060
  平明社亭 王守仁/061
  岩前剿寇班师纪事 王守仁/063
  龙岩雨霁 何泰/064
  梁野山 汪琳/065
  武平八景(五首) 孙勋/066
  梁野山 邓帛/070
  南安石洞 梁元桢/071
  梁野山 梁元桢/072
  盈科桥(五首) 王廷臣/073
  檀岭 邓烜/078
  灵洞山(二首) 熊茂松/079
  均庆寺 成敦睦/080
  武平八景(八首) 巢之梁/081
  南安岩 陈廷对/087
  南安岩 顾元镜/090
  重游南安岩 顾元镜/090
  均庆寺 顾元镜/092
  均庆寺 唐世涵/093
  罗甥彦深归武平 陈际泰/094
  寄武平钟济川 陈际泰/096
  柬徐仲子 陈际泰/098
  柬罗美中 陈际泰/099
  寄闽中外兄 陈际泰/101
  别妻 赖崧/103
  岩居 赖崧/104
清诗/107
  晓发武平道中口占 黎士弘/109
  挽林贞女(四首) 黎士弘/110
  武平八景(四首) 刘昈/114
  武平八景(四首) 甘晋锡/117
  武平八景(八首) 王廷抡/120
  武平八景(八首) 赵良生/126
  暮春游灵洞山小饮葛仙井作 赵良生/134
  檀岭 赵良生/135
  十二峰 赵良生/137
  象洞 赵良生/137
  千秋溪 赵良生/140
  铜井 赵良生/141
  渔溪 赵良生/141
  蛟腾潭 赵良生/142
  白云山吊古 熊湘/143
  题村口石 林宝树/144
  灵洞山 李梦苡/145
  平桥翠柳 李梦苡/145
  丹井温泉 李梦苡/146
  金鸡岭 李梦苡/147
  寒溪寺 李梦苡/147
  山居晚眺 李梦苡/148
  半溪杂诗 李梦苡/148
  山行即事 李梦苡/149
  登白云山有怀赖崧口占 李梦苡/149
  西湖岳王庙题壁 李梦苡/150
  接家书得悉生曾孙 李梦苡/150
  海滨春感兼柬平川诸子(二首) 李梦苡/151
  清泉岩奉和蔡梁村夫子 李梦苡/152
  有怀黎九尔立书以讯之 李梦苡/153
  周子书来欲以余名入荐牍书此谢之(二首) 李梦苡/153
  保泰箴 李梦苡/156
  平川竹枝词(十首) 李梦苡/158
  题渔樵问答图 李灿/162
  题渔翁图 李灿/163
  游南安岩 黄恬/163
  岁暮夜坐偶成(二首选一) 钟孚吉/164
  古障旅馆偶成(二首选一) 钟孚吉/165
  舟泊端江 钟孚吉/166
  百色大雪(二首) 钟孚吉/167
  寄怀罗侍御枫溪同年 钟孚吉/169
  寄内(二首选一) 钟孚吉/172
  人世蓬壶 钟彤光/173
  蛟潭涌月 钟彤光/174
  鸳鸯岭松声 钟彤光/175
  辛巳六月游南安岩 莫树椿/176
  辛卯腊月重游南安岩 莫树椿/177
  题旌表节孝温禄和妻曾氏建坊 莫树椿/178
  璇溪钓庐 石抡秀/179
  梦入西山题西南观壁观李伯纪读书处 林其年/181
  忆京师诸同年 林其年/182
  杂谣(四首) 林其年/182
  雨后(四首) 林其年/185
  挽李谏卿环少尹 林其年/187
  初夏郊园(二首) 林其年/188
  武平南乡山中作 林其年/189
  日斜 林其年/190
  瓶梅 林其年/191
  秋柳(二首) 林其年/191
  积水潭 林其年/193
  寓意 林其年/193
  感怀 林其年/194
  桐乡道中得家书 林其年/195
  易州道中寄家人 林其年/195
  秋夜忆家人(三首) 林其年/196
  得南来信有感 林其年/197
  绝命词 林其年/199
  河口舟中与外子夜话 王友楣/200
  舟过文昌砂望先坟有感 王友楣/204
  岐岭息劳轩题壁 王友楣/207
  哭黄香铁先生(二首) 王友楣/208
  珠江浣月轩题壁(十首之八) 王友楣/210
  蓝田驿和女史何小秋《谒文公祠题壁》原韵 王友楣/211
  程江舟中即事 王友楣/213
  黄浦江中偶见夷妇,舟人为言即是处疍妇,有感 王友楣/213
  题净因室女史《如此江山》绣卷,奉呈侍郎黄树斋先生(十首之二) 王友楣/214
  舟至石泷水西,瞻拜东莞公袁大司马祠 王友楣/216
  送钟涵斋赴都(三首) 李聚垣/218
  时事叹(五首) 陈友元/221
  咏雪和袁简斋韵(八首) 王启图/225
  江南舟中感作(四首) 王启图/232
  感怀(四首)用钟雨帆韵 王启图/235
  岁暮感事(三首) 王启图/238
  赣江舟中有感并赠周南冈同年(四首) 王启图/241
  送府尊王月船(四首) 王启图/245
  和黄次荪振衣亭落成原韵(二首) 王启图/249
  蓟门烟树(四首) 王启图/251
  卢沟晓月(四首) 王启图/253
  送王月船太守(四首) 王启图/255
  凭虚公子 王启图/258
  乌有先生 王启图/260
  访李非珠墓 王声昭/262
  南岩石洞 傅硕臣/263
  山村 何海山/264
  自题小照 李镜秋/264
  夜发峰市 刘光第/266
  白云山吊赖义士嵩 刘光第/267
  过当风岭 刘光第/271
  当风岭谷间白花一株曼靓可爱,把玩良久,去而赋诗 刘光第/272
  南来 刘光第/273
  湘坑湖外数农人闻人道中日和战之事,摇首太息,咨嗟久之。忽然问“今扶朝军师
    何人”,意谓必有如古时姜太公、诸葛亮一流者。余为惘然,成此绝句 刘光第/274
  瑞金龙头山中 刘光第/275
  题康步崖同年咏诗草 刘光第/276
  题郑德臣克明舍人感事诗后 刘光第/277
  南岩均庆寺诗(有序)(四首) 丘逢甲/279
  王汉卿农部宗海出都抵潮小住将归武平赋别二首 丘逢甲/285
  游葛仙井吊忠定读书台 李靖黎/287
  岁暮往西山(二首) 李靖黎/288
  感怀 李靖黎/289
  展墓 李靖黎/290
  登赣州城楼 李靖黎/291
  同杨氏昆季登昭王台题壁 李靖黎/292
  呵鼠 李靖黎/292
  访忠定公读书堂遗址 刘履成/296
  春日登白云山访义士岩 刘履成/298
现当代诗/301
  白云山吊赖义士 熊秉廉/303
  狮岩行 王宗海/303
  咏怀 王宗海/306
题武平张永明《西北游草》 丘复/311
  香亭寄赠杖头资,书此志感(二首) 丘复/311
  游灵洞山(二首) 丘复/312
  访明邑令巢公墓 丘复/314
  闻李、魏二县尹皆有遗墓 丘复/316
  题《明季赖义士崧遗诗事略辑存》 丘复/317
  游古山寺(四首) 丘复/318
  醉后散步大斗山(二首) 丘复/320
  游万安镇途中杂诗(八首) 丘复/321
  登北门山 丘复/326
  过县废署 丘复/329
  十方停车候轮 丘复/330
  信宿十方 丘复/331
  初见梅花 丘复/332
  十方停车诗承丽滨、系文寄和,叠韵奉酬(二首) 丘复/333
  春感(五首) 丘复/335
  杂感(五首) 丘复/341
  立夏前二日作 丘复/348
  留别丽滨、系文两协纂并抟九干事(二首) 丘复/348
  武平黄县长招饮饯别 丘复/351
  别灵洞山 丘复/352
  武平归途(八首) 丘复/353
  挽林系文同年(二首) 丘复/358
  题王汉卿同年诗卷 丘复/361
  哀魏侃夫 谢伯镕/367
  四十周年花烛纪念自题杭州拍照 谢伯镕/367
  步韵酬和丘主纂赠《留别》(两首) 谢伯镕/368
  荷公先生将归上杭赠行(二首) 林绂庭/371
  祝钟勷侯六秩华诞 林绂庭/374
  咏武平八景(调寄定风波) 谢鸣珂/376
  锯木偶吟 谢鸣呵/381
  沁园春结婚四十周年纪念并寄剑光兄妹 谢鸣呵/381
  观京戏《追韩信》 谢肇齐/383
  除夕思亲(二首) 谢肇齐/384
  夜归 谢肇齐/385
  春郊试马 谢肇齐/385
  有怀 梁心田/386
  游西山 刘益霖/387
  赏菊 刘益霖/387
  旅榕即事 刘益霖/388
  闲居偶书 刘益霖/388
  矶头舟中 刘益霖/389
  岩前杂咏(七首) 刘益霖/389
  客中夜寒 刘益霖/391
  感怀 刘益霖/392
  忆旧 刘益霖/392
  厦门海滨春夜即事 刘益霖/393
  晚景 刘益霖/393
  客归寄友 刘益霖/393
  杂感(四首) 刘益霖/394
  春溪独钓 刘益霖/395
  秋思(五首) 张永明/396
  故乡八景(八首) 张永明/397
  赋谢赖其芳博士(二首) 张永明/400
  赠练惕生少将 张永明/401
  纪游歌 张永明/402
  遣怀(七绝四首) 张永明/403
  雨夜书怀 张永明/405
  咏菊 张永明/406
  村居感作 张永明/406
  端午怀远 张永明/407
  郊行即事 张永明/407
  谒晤于右任先生,并蒙为拙稿题辞,赋此奉谢二首 张永明/408
  病榻书怀 张永明/409
  浪淘沙(二首) 张永明/409
  送同学远行 王仲焜/411
  潮州客居 王仲焜/411
  游福州鼓山(二首) 王仲焜/412
  访高梧白云山赖义士岩(二首选其一) 王仲焜/413
  纪事(三首) 王仲焜/414
  感怀(二首) 王仲焜/416
  七五年新春(二首) 王仲焜/417
  坎坷杂忆(十首选四) 王仲焜/419
  祭石狮寨宗贤公坟 王仲焜/420
  早春登梁野山 王仲焜/421
  游杭州西湖杂咏·谒岳王墓 王仲焜/421
  赏菊(二首) 王仲焜/422
  游武夷山 王仲焜/423
  长汀双柏树 王仲焜/424
  敬老日抒怀 王仲焜/425
  游梅县阴那山灵光寺 王仲焜/425
  游连城中华山性海寺 王仲焜/426
  拟赠性海寺慧瑛和尚 王仲焜/427
  游泰山(二首) 王仲焜/427
  祝李永荣老友八十大寿兼庆金婚纪念 王仲焜/428
  贺朱瑞清八十大寿 王仲焜/429
  九十遐思 王仲焜/430
  《西窗漫草》问世 王仲焜/431
  旧日地方风情杂咏(十二首选四) 王仲焜/431
  狱中吟 林默涵/433
  忆旧游 林默涵/434
  秋日登临(在丰城作) 林默涵/434
  感怀 林默涵/435
  赣江远眺 林默涵/436
  六九述怀 林默涵/437
  求索 林默涵/438
  夜读史 林默涵/438
  夜思 林默涵/439
  送友人西去 林默涵/440
  谢赠画 林默涵/441
  题小照 林默涵/442
  赠友人 林默涵/443
  海边漫步 林默涵/444
  观壶口瀑布 林默涵/445
  月夜散步在黄河大桥上 陈仲平/446
  入党三十年书怀 陈仲平/446
  答友人 陈仲平/447
  题晨、建二儿培才校前照 陈仲平/447
  八十书怀 陈仲平/448
  赏菊(二首) 李永荣/448
  咏八老聚餐 李永荣/449
  十老团聚一周年抒怀 李永荣/450
  卧病答王仲焜慰赠(三首选一) 李永荣/450
  寿李柏存先生八十 廖建安/451
  端阳节(二首选一) 廖建安/452
  仲秋晓望二首 廖建安/453
  旅游大陆感怀六首(选二) 廖建安/454
  厦大1948届同学毕业四十五周年纪念会感赋(六首选四) 廖建安/455
  人生偶感(五首) 廖建安/457
  欧游(八首) 廖建安/458
  游上杭紫金山 廖建安/461
  答刘泰隆兄 廖建安/461
  游鼎湖山 黄卓文/462
  武北纪胜当风岭 黄卓文/463
  梁山四季吟 黄卓文/464
  杜鹃花 黄卓文/465
  文娱活动小咏(九首选一) 黄卓文/465
  咏物二题 黄卓文/465
  访小池 黄卓文/466
  登福州鼓山 黄卓文/466
  病愁(二首选一) 黄卓文/467
  重上冠豸山 黄卓文/467
  梁野山鼓子石 黄卓文/468
  禁火叹 黄卓文/468
  惠州怀旧(三首选一) 黄卓文/469
  七十自寿 黄卓文/470
  春归梁野 黄卓文/470
  祝广西师范大学七十华诞 刘泰隆/471
后记 谢重光/472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