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视觉传达的专业读物,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中西方绘画史、传播学等学科,学科间交叉融合,共同组织起视觉传达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将学科发展历史与设计结合,使读者对视觉传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以此指导设计。
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既是人类艺术设计史发展的通俗读物,又可供各类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有多年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文化研究的经验,共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核心论文与作品5篇,出版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奖省部级三等奖以上20余项,完成横向课题3项,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6次。
		
第一篇 / 意图/ 1
第一章 / 设计的哲学维度	/ 3
第一节 / 设计的哲学思考	/ 3
第二节 / 西方哲学	/ 5
一、理性与人的主体性	/ 7
二、主体性的理性批判	/ 9
三、理性与自由	/ 12
四、重新思考人的存在	/ 15
五、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 17
第三节 / 中国哲学	/ 22
一、第一次分势奠定思想基础	/ 23
二、第二次分势的回归与发展	/ 30
三、诗、书、画的合意	/ 31
四、些许尝新后的返本重释	/ 35
第二章 / 设计的社会学维度	/ 38
第一节 / 设计师的社会性角色	/ 38
第二节 / 设计师的问题意识	/ 39
一、设计的商业性行为	/ 40
二、以社会学视角思考问题	/ 42
第三节 / 社会学思想的发展	/ 46
一、社会学思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46
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流程和方法	/ 47
三、设计学研究方法	/ 50
第四节/ 社会学的热点问题与设计学思考	/ 54
热点问题一:全球化与社会变迁	/ 54
热点问题二:环境问题	/ 55
热点问题三:城市与城市生活	/ 58
热点问题四:工作与经济	/ 61
热点问题五: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	/ 62
热点问题六:生命历程	/ 63
第三章 / 设计的绘画维度	/ 65
第一节 / 艺术对设计的启发	/ 65
第二节 / 中国绘画的形式演变	/ 67
一、原始绘画	/ 67
二、商周绘画	/ 69
三、秦汉绘画	/ 69
四、魏晋南北朝绘画	/ 71
五、隋唐绘画	/ 73
六、五代与两宋绘画	/ 77
七、元代绘画	/ 84
八、明代绘画	/ 87
九、清代绘画	/ 87
十、民国及新中国绘画	/ 90
第三节 / 西方绘画的形式演变	/ 91
一、原始到中世纪绘画	/ 91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 94
三、17世纪至18世纪的绘画	/ 98
四、19世纪的绘画	/ 101
五、20世纪初期的绘画	/ 106
六、1940年至今的绘画	/ 110
第二篇 / 传媒	/ 115
第四章 / 设计的传媒维度	/ 117
第一节 / 传播与符号	/ 117
第二节 / 语言	/ 120
第三节 / 内容	/ 122
第四节 / 媒介形式与特点	/ 123
一、报纸杂志与信件	/ 123
二、电影	/ 124
三、电视	/ 125
四、音乐	/ 126
五、互联网	/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