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后,康南海开始了“流离异域一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路,一生不入官,好游成癖”的考察生活,“其考察着重于各国政治风俗,及其历史变迁得失、其次则文物古迹”。尤其在意大利和法国的游历感触顿多,回国后写成《意大利游记》和《法兰西游记》,即为本书收录的主要籍章。这些游记文字涉及了很多方面的观感记录,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欧洲十一国游记》是康有为1898年戊戌变化失败后流外时所写的游记,本书收录了《海程道经记》、《意大利游记》和《法兰西游记》三部分作为主要章籍。在《意大利游记》中从历史、制度、器物风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意大利,而《法兰西游记》主要以介绍巴黎为主。通过游记的形式阐发康有为的政治改革思想,康有为想在西洋找到中国将来应当发展的理想,从而造就出一个在体制上和财富上西方的新中国,这些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借鉴意义。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海程道经记
放南洋至印度海
过亚丁至红海
苏彝士河至钵赊
地中海
意大利游记
先泊巴连的诗往奈波里道中
奈波里
哈乔拉念古城
游邦渒之二千午前古城
览富室衢道器用服食雕画
斐苏斐士火山
奈波里余游及往罗马道中
罗马
号称宇内之彼得庙
教皇宫
罗马巨之斗兽场
罗马失之经功坊
歹布路宫
奥古士多宫
罗马首王罗慕路之宫
尼罗帝宫
附论罗马富室不如中国秦汉时
附论中国不保存古物,不如罗马
罗马古道
罗马四百余寺至精丽者无如保罗庙
博物院之刻石处
博物院之藏书画处
公园中画院
加尔西尼宫藏画处
嗌士卑顺宫藏画处
邦非利宫藏画处
尼顺那院藏古之刻石
巴厘尼宫藏画处
元老院旧址
附论议院之制必发生于西不发生于中
罗马古迹
游王富
议院·大学
邦非尔宫
古迹杂述
罗马沿革得失
……
法兰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