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备与居民营养健康科普读本》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借助问答形式,较为通俗地介绍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重要性、国家粮食储备构成、粮食收购运行等。另外,从形态的角度介绍了现有储备的仓型特征及各自特点;从机制的角度介绍了目前粮食储藏的基本常识,包括粮食储藏技术的种类、作用和功能,分析了主要粮食品种的储藏方法、古代储藏知识、储粮害虫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储备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维护粮食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蓄水池”“稳定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储备技术、储备管理体制不断适应国家安全需求,并做了相应调整。本书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借助问答形式,较为通俗地介绍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重要性、国家粮食储备构成、粮食收购运行等。另外,从形态的角度介绍了现有储备的仓型特征及各自特点;从机制的角度介绍了目前粮食储藏的基本常识,包括粮食储藏技术的种类、作用和功能,分析了主要粮食品种的储藏方法、古代储藏知识、储粮害虫等。
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了解粮食的基础健康营养知识对于提升自身健康认知、增强爱粮节粮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粮食浪费现象或不科学、不健康的消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幅上升,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人数超1亿人,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700万人,不合理的饮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本书也重点介绍了粮食质量安全、粮食品质、粮食营养健康等科普知识,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粮食(米、面、油)的营养成分、消费和食用知识,以及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等科学知识。
本书希望通过介绍和科普粮食储备、粮食营养健康等知识,提升消费者对粮食安全的认知,实现引导粮食科学健康消费、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本书主要由李腾飞、张健勋、董佳苹编写完成,其中李腾飞完成第一篇、第二篇的主要内容,张健勋、董佳苹完成第三篇的主要内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2015年度粮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调查及评估技术研究(201513004)”子课题“爱粮节粮公共科普资源集成技术研究与开发(编号:ZL1504-7-2)”的经费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篇 粮食储备科普篇
第一章 储备粮政策知识问答
1.什么是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2.国家粮食储备为什么重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
4.为什么说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粮油储藏?
5.什么是中央储备粮?
6.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是什么关系?
7.中央储备粮与国家托市临储粮是一回事吗?
8.进口粮与中央储备是什么关系?
9.为什么“最低保护价”只是兜底而不是大包大揽?
10.中储粮是如何收购政策性粮油的?
11.政策性粮食的粮权属于谁?如何销售?
12.中储粮与地方政府在执行粮食调控政策中的关系
是什么?
13.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储备粮基础知识问答
1.什么是科学储粮?
2.粮食储藏有哪些主要方式?
3.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粮食陈化与陈化粮有哪些区别?
5.为什么新仓不能进新粮?
6.储备粮为何要贯彻推陈储新的原则?
7.什么是粮食的后熟期?
8.什么是粮堆的“三温”?
9.粮温有何变化规律?
10.如何计算粮食的仓容量?
11.新仓房为何要扒平粮面进行储粮保管?
第三章 储备粮仓型知识问答
1.什么是高大平房仓?
2.什么是浅圆仓?
3.什么是立筒仓?
4.什么是储油罐?
5.什么是球形仓?
6.什么是地下仓?
7.什么是楼房仓?
第四章 储备粮新技术知识问答
1.什么是储粮“四合一”新技术?
2.什么是氮气气调储粮技术?
3.什么是内环流控温技术?
4.什么是空调控温储粮技术?
5.什么是粮面压盖技术?
6.什么是智能储粮技术?
第五章 主要粮食储藏方法
1.稻谷的储藏特点和储藏方法有哪些?
……
第二篇 粮食质量安全科普篇
第三篇 粮食营养健康科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