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含38项色彩应用主题和12个独门秘技,只要掌握用色技法,画画新手也能轻松完成大师级的精彩画作。
※如何展现高级的花朵画
????画花朵的时候,可以尽量使用活泼的颜色,并且增强颜色的对比。若一张图上有数朵类似的花朵时,不需要每一朵都画上细节,可以留下未完成的几朵示意。
※选对颜色让脸孔更写实
????在选择脸孔颜色的时候,常犯的错误是只用红色和白色调出死板的粉红色,而这个颜色也很难融入画里的其他颜色。我们可以先用褐色为底,调入白色之后,视脸孔部位的不同加入红色或土色;另外再加入互补色蓝色或绿色,画出阴影。
※用对色彩就能表现景深
????书中提到暖色会将物体向观者拉近,冷色则会增加物体和观者之间的距离。因此你也可以在前景画上暖色,在后景画上冷色。另外一个方法是后景保持留白,或是只加上一点阴影,留下大量的空白。
※善用工具让留白更自然
????若用白色颜料画白色区域,会看起来相当不自然。用白纸表现留白是较佳的方式。你可以先用铅笔画出留白区域的界线,等颜料干透之后再擦掉线条。或是可利用遮盖液,就像用胶水画图一样,画在要留白的区域上。遮盖液干了之后会形成保护膜,你可以在纸面画上颜色,再等颜料干了之后,就可以轻轻摩擦,拭去遮盖液。
该从画作的哪一个部分开始上色?该用哪一种工具?色彩应该填满整个画面吗?选哪一个颜色好?如何配色、调色,比例是多少?利用本书的教学步骤与小技巧,只要掌握窍门,你也能画出大师级的作品。
前言
你喜欢画画。你喜欢画人物、居住空间、旅途中所见的事物、风景或在客厅里的那只猫……你也知道要观察身边对象的比例以及构造。
不过有的时候,你觉得有挫折感,而且不满意,想不通自己为何就是有那么一点儿不喜欢画出来的作品;或是总觉得看这幅作品的人,没办法感受到你的想法,也不能体会到你想表达的情感。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呢?
很多时候,我们凭借着直觉,在匆促之间下笔。我们会先画一条线,然后不假思索地继续从纸面的一头画到另一头,眼里只能看见我们面前的景物,或是脑中想象的画面。我们专注在物体的尺寸和外形上,只求笔下的建筑物显得四平八稳,或是人物比例看起来还算正确。
我们的画究竟有什么意义?它述说的是什么故事?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视角,或是这个街角作画?我们在下笔之前,是否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我得承认,我自己也会有各种不确定的情况。
通常来说,我们的眼光会被某个细节吸引。有意识地解读这个细节,将有助于我们安排更好的构图,并且将它的个性表现得更丰富。因此,首要的几个问题就是,我们喜欢哪个视角和哪些细节。好的画作来自期望和向往。画画也同时牵涉感情和印象。了解这些心理因素,能让我们用画面营造出想要的感觉或气氛。
在人的一生中,视觉以外的感官反应其实也会受到颜色的影响:譬如,假设你曾经闻过一朵很臭的黄花,那么将来在看到同样的黄色时,心里也会升起不舒服的感觉。
由此得知,对颜色的认知是非常个人化的。画作和草稿并不能完完全全反映现实。就算是写实的画也无法画出人眼看见的每一个颜色,因为一个人是否能感知这些颜色,取决于他的视力、经验和情绪反应。
因此学会如何观察颜色、了解颜色彼此之间的关联、体会颜色带来的效果,以及如何利用颜色创造诱人的氛围,是非常有用的。善用颜色之间的关联选择我们使用的颜色,能令我们的画作更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