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陪我玩”你的孩子说过吗?
亲爱的爸爸们你们醒醒吧!
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都常说的一句话“单位里的工作真是太忙了,每天陪孩子的时间都很少。”很多父亲都担心陪伴不够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是怎么玩?玩什么?到底孩子是要你陪他玩,还是要你的陪伴呢?
爸爸的陪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我们选择成为父亲之时,我们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就注定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本书是专为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的爸爸们而量身定制的,告诉您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倾听他们的心声,重视他们的感受,陪他们快乐地长大。
本书全方位包融了3-18岁孩子打造的行为习惯、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男人事业上的成功永远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亲爱的爸爸们请千万不要错过!
《爸爸陪我玩》的出版价值:
A.本书全方位包融了3-18岁孩子打造的行为习惯、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在爸爸们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倾听他们的心声,重视他们的感受,陪他们快乐地长大。
B. 本书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构思新颖,还专门有应对提示与解决办法参考。
1、通过讲故事和举例子的形式来找出每个爸爸与孩子之间要应对的情况
2、对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做了全面解析和应对办法
3、本书简单易懂,深入人心的写作方式,可以让每个家长快速找到自身问题,及时做出有效调整与注意。
“公司里的工作真是太忙了,每天陪孩子的时间都很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觉得好内疚。”很多家长都担心陪伴不够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有的父母甚至想要辞职,尤其是看到别的家长有很多时间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称职。
与“失陪”的父母做法完全不同的是,有些父母虽时时刻刻都陪在孩子身边,但却是“假陪”。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在孩子身上,对孩子
“陪而不伴”。有的父母带孩子去游乐场所,让孩子自己玩;有的父母虽然积极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活动过程中却总是让孩子去找别的小朋友玩, 自己在一旁低头玩手机。
“失陪”和“假陪”都不是正确的陪伴方式。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曾做过一项历时很久的研究,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项指出“家长上班对孩子有负面影响”。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也不是偶尔一次的全家旅行,而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一起享受当下的活动。
爸爸“失陪”或“假陪”,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对于爸爸来说,我还不如他的工作重要。”“爸爸可能不喜欢我,我是一个不可爱的孩子。”“爸爸爱工作胜过爱我。”在这样的信念下,孩子很难建立良好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容易形成自卑、退缩、自我怀疑的人格。这极其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那么,作为爸爸应该怎样陪伴孩子呢?“陪着孩子一起玩儿,是最好的亲子手段。”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一起堆沙堡或者一起散散步,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探究生活的热情。
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能够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中得到高分的最大因素,莫过于孩子经常与家人一起吃晚饭。
晚饭时间,是全家人一天中最美好、最轻松的时光。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条新闻,都可以成为在餐桌上相互讨论的话题。餐桌时间,是我们和孩子创造平等愉悦的谈话氛围的最好时机,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
爸爸陪孩子一起阅读,也是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好方法。很多爸爸会在家里摆满书,想让孩子自发、自主地去探索书中世界。但是科学研究发现,如果只是给孩子买一堆书,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大,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的陪伴、互动。比如,爸爸陪孩子一起看绘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爸爸可以让孩子看他喜爱看的书,自己在一旁看自己的书, 看完后爸爸和孩子可以相互交流,做到把阅读嵌入孩子跟爸爸的日常互动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听话、调皮捣蛋是常有的事,爸爸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发脾气。教育专家指出动不动发脾气无法很好地教育孩子。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一方面,常发脾气的爸爸,可能会教育出多疑、敏感、心理脆弱、不善于表达、性格内向的孩子。另一方面, 发脾气还会遗传,爸爸脾气暴躁,孩子很容易形成叛逆、好斗的性格, 动不动就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所以,作为爸爸一定要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在我们选择成为父亲之时,我们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就注定会改变一个人。
家庭教育的真谛不是教,更不是管,而是引导与示范。爸爸需要做的是不断对孩子进行鼓励,是“蹲”下来“陪”孩子“看”世界。爸爸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请尽量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倾听他们的心声,重视他们的感受,陪他们慢慢长大。父亲事业上的成功永远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去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千万不要错过!
昭 然
2019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