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同样痴迷并致力于解答自己认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后者迷醉于独立于自身的外部世界,而前者则惊异于自身。我们是生来合群,还是独立?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其结果,还是其它因素?人类追求卓越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知识来源于经验主义的感官知觉,还是理性主义的思考?逝者如斯,我们应更关注短暂时间中的永恒,还是永恒存在的光阴飞逝?这些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哲学争论中心的问题至今仍引人深思。
 本书以简单易读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哲学界五个最基本问题的论辩,各章节分别围绕其中一个议题展开,勾勒出各议题核心论点的主线。在作者的带领下,阅读先哲们的著作选段,参与哲学命题的辩论,体会先哲的真知灼见穿越几千年历史对现世的启发。
 在这里,你能看到卢梭与亚里士多德短兵相接、穆勒和康德的针锋相对、尼采和孔子的高手过招。读者能通过本书对所谓“哲学史”知识有一点了解,但其最主要的目的却并非系统的哲学教育,而是让读者明白,先哲们与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一样,仍然活跃在今天这个智能手机的时代。将从中所学的哲学思考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也许便能找到思考、解决问题的新角度。
 
		 
	
                                围绕哲学议题,选取哲学家经典著作选段,以论辩的方式呈现哲学思想的张力。
 连同古今思想与日常生活,启发当代读者,寻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本书可作为走进哲学家思想,阅读原典的导读著作;也可作为了解哲学史的入门通俗读本。
 
            
 
[美]戴维·罗克里克(David Roochnik),1995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任教于爱荷华州立大学、威廉姆斯学院、波士顿大学,现任波士顿大学古典希腊研究玛利亚史塔特科技中心教授,曾获得多个杰出教育奖项。著有《在危机时代找回亚里士多德》(Retrieving Aristotle in an Age of Crisis)《找回先哲:希腊哲学导论》(Retrieving the Ancients: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Philosophy)《美丽城市:柏拉图共和国的辩证特征》(Beautiful City: The Dialectical Character of Plato's Republic)《艺术与智慧:柏拉图对技术的理解》(Art and Wisdom: Plato’s Understanding of Techne)《理性的悲剧:走进柏拉图的理性观》(The Tragedy of Reason: Toward a Platonic Conception of Logos)等。
 
 
序 / 1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 1
 五个问题 / 17
 阅读伟大的书籍 / 20
 苏格拉底导读 / 27
 第二章 独处,还是合群? / 47
 问题 / 47
 卢梭的回答 / 50
 亚里士多德的回答 / 74
 论辩的解决:人是社会的、政治的,还是孤立的? / 107
 第三章 我们该做什么 / 113
 问题 / 113
 穆勒的回答 / 115
 康德的回答 / 142
 论辩的解决:后果,还是责任? / 168
 第四章 我们该效仿谁?(1) / 172
 问题 / 172
 亚里士多德的回答 / 173
 尼采的回答 / 199
 论辩的解决:德行还是力量? / 215
 第五章 我们该效仿谁?(2) / 222
 问题 / 222
 孔子的回答 / 222
 老子的回答 / 238
 论辩的解决:做君子,还是做孩子? / 250
 第六章 你知道些什么? / 253
 问题 / 253
 笛卡尔的回答 / 254
 休谟的回答 / 281
 论辩的解决: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 / 301
 第七章 得时无怠 / 305
 问题 / 305
 圣奥古斯丁的回答 / 310
 尼采(论赫拉克利特)论时间 / 346
 论辩的解决:存在,还是生成?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