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是耸立在中国韵文史上的三座高峰。在三百余年的两宋文坛上,宋词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两宋时最为成功、最有创造性、最蔚然成风、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莫过于被称为长短句的词了。可以说,较之诗,喜欢词的人更多。
词起源于民间,始于唐代,兴于五代,鼎盛于两宋。两宋时期,地主经济空前发展,城市生活更加繁华,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就连较大的城市也设有秦楼楚馆,其间歌伎舞女众多,为可以歌唱的词提供了发展条件。宋词数量众多,词人约有一千三百三十多家,作品达一万九千九百多首。
毫无疑问,数量如此之巨的宋词绝非一般人所能尽读,因此,编选一个尽采菁华又篇幅适中的选本便成为必要。而宋词的选本,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宋词三百首》了。
《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者是朱祖谋(1857-1931),浙江归安人。原名孝臧,号彊村,别号上彊村民。朱祖谋为近代著名词人,是清末四大家(另三位是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之一。《宋词三百首》共选词人八十一家,词作二百八十三首。所选作品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且选量适当,各种风格流派兼收并蓄,便于诵读。该书一经刊刻,便被推为词的正宗选本,影响至今不衰。
徽宗皇帝
宴山亭(裁剪冰绡)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张先
千秋岁(数声鶗鴂)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眼身)
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金风细细)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小径红稀)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韩缜
凤箫吟(锁离愁)
宋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柳永
曲玉管(陇首云飞)
雨霖铃(寒蝉凄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月华收)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自春来)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晚秋天)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
王安石
王安国
晏几道
苏轼
秦观
晁元礼
赵令時
晁补之
晁冲之
舒亶
朱服
毛滂
李元膺
时彦
李之仪
周邦彦
贺铸
张元幹
叶梦得
汪藻
文一止
韩嘐
李邴
陈与义
蔡伸
周紫芝
李甲
李重元
万俟咏
徐伸
田为
曹组
李玉
廖世美
吕滨老
鲁逸仲
岳飞
张抡
程垓
张孝祥
韩元吉
袁去华
陆淞
陆游
陈亮
范成大
辛弃疾
姜夔
章良能
刘过
严仁
俞国宝
张镃
史达祖
刘克庄
卢祖皋
潘牥
陆叡
吴文英
黄孝迈
潘希白
黄公绍
朱嗣发
刘辰翁
周密
蒋捷
张炎
王沂孙
彭元逊
姚云文
僧挥
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