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理想形式”,还是“气韵生动”?本书选取了诸多能够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艺术元素,例如王微、米芾、石涛的画论以及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传统国画,并将此与自柏拉图—柏罗丁直到黑格尔的西方美学观加以对照,以此揭示中西方在美学思想乃至最根本的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差异。2016年曾推出平装版,此次为精装版。一次中西美学理念的思想碰撞。美是“理想形式”,还是“气韵生动”?著名法国哲学家朱利安取道东方哲学反观西方美学的一次尝试。
		
	
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ois Jullien),又名余莲或于连,生于1951年,法国哲学家﹑古希腊学家﹑汉学家。曾任法国中国研究会会长,巴黎第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国际哲学院院长。2010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得主。他从中国思想和欧洲思想出发去开拓他的思想工地,从外部解构欧洲本体论的立场,重新思考策略﹑伦理道德和美学领域。其著述宏丰,是法国被译成外文最多的哲学家之一。
序	1
一、美的、美	1
二、美:哲学的练习	4
三、一个无法定义的辙痕	8
四、观察:中国没有经历过美的霸权	14
五、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美?	19
六、美,形而上学的支轴	25
七、分离-调解:美栖息于高处的所在	32
八、或通过有形的事物来“传神”	40
九、美自形而来	49
十、或描绘转化	58
十一、多样性或变化度 	65
十二、质/价	74
十三、相似 / 余韵	83
十四、临在 / 孕含	92
十五、 裸体或美	98
十六、 “一个事物的美的再现”	108
十七、 “这很美”——除了“判断”还能做什么?	118
十八、是否关乎快感?	128
十九、美的民主	136
二十、美的惊惧	145
二十一、 美之死	152
二十二、 美之崇拜	162
二十三、走出美?	173
二十四、还美以其奇特性	180
参考书目及注解	186
译后记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