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教育中改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和完善相关机制以利于增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祖国的未来要依靠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是将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所以从国家层面体现出了对人民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面对新时代电子科技发展与社交平台的变化,便捷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参加课外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体制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主要研究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以及优化体制健康的途径。 《大学生体质健康指南》内容从当前实际出发,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体制健康问题入手,全面细致分析,作者还针对本省的情况对体制测试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在对高校学生的体制健康提升方面,从四点比较有特色的方法进行论述。全书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丰富。为体育健康方向,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既可供专业的体育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感兴趣的相关大众阅读参考。
《大学生体质健康指南》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体制健康问题入手,全面分析,针对具体问题对体制测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高校学生的体制健康提升方面,从四点比较有特色的方法进行论述。全书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既可供专业的体育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感兴趣的相关大众阅读参考。
关于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句话简单明了地总结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而青少年的体质强弱更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事情。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中华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中国梦的有力而坚实的保障。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逐渐倾向增加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质健康的测试等重要内容。
得益于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多年来,国内大中小学都积累了不少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过程中各方面显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往的数据报告和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提出应对方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际情况,使两者充分结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离不开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它是后盾。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一方面能够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掌握学生的各项健康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依照指标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参与身体锻炼,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从高校现阶段的工作来看,高校在体育建设方面应扩大体育设施的规模和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的水平,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和健全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同时,需要使地方政府和学校间建立的协作机制更加完善,做好学校体育课、体育运动竞技比赛、趣味体育活动、体育科研成果等各项工作的检查、调研和评比公示。要推动传
统保障体系制度改革,改善现有体育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和安全性的状态。对于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底蕴,换言之,体育工作者除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外,更要学习其他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只有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找到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与优化途径,并做出最好的判断和处理。
本书分为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对高校学生体质问题与优化作出了论述。第一章综述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概念,第二章是对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内容的论述,第三章是对当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认知的阐述,第四章提出了相关的优化途径,第五章从校园与课堂建设的方向对学生体质健康提出相关措施。
全书结构清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概念与具体测量评价方法都有详细的论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问题作出论述,并在第四章、第五章从学生本身与学校两个方面对体质健康提升与优化的途径作出分析。另外,本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对当前流行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运动App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笔者参考了大量体育学科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完成本书的内容撰写,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论述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力求论述翔实,但因作者水平有限,虽已多次修改,书中仍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希望同行学者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周胜
2020年1月
周胜,男,讲师。1983年生,湖南省桃江县人,200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体育课部,担任体质测试实验室主任一职。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项目1项;参与省、市级项目多项,出版编著1部,主编教材2部。工作期间荣获省级“优秀裁判员”、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概述 / 1
第一节 体质健康概述 / 3
第二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制定 / 17
第三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 30
第二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 / 37
第一节 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的作用 / 39
第二节 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的项目 / 44
第三节 体质健康评价的身体指数作用 / 60
第三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现状 / 65
第一节 学生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问题 / 67
第二节 学生成长转型中的身心健康问题 / 77
第三节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滞后带来的健康问题 / 90
第四章 促进体质健康的优化途径 / 97
第一节 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 / 99
第二节 体育课堂上促进体质健康的深化发展 / 114
第三节 饮食营养与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 123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 157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途径 / 169
第一节 高校体育课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 / 171
第二节 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活动 / 174
第三节 推广使用智慧校园的体质健康管理平台 / 189
第四节 普通高校 “校园跑” App 应用及发展 / 200
参考文献 / 205
后记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