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一年级新生快乐学习的成功秘诀·好方法决定好成绩
定 价:38 元
丛书名:父母学堂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钱诗金,钱丽 著
- 出版时间:2019/3/1
- ISBN:9787514852332
- 出 版 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791
- 页码:23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走出幼儿园,踏进小学校,孩子蹦跳跳,家长心忧忧。当孩子步入小学,家长的内心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长大了终于成为一名学生了,忧的是,孩子刚刚走出幼儿园,还那么小,能适应吗?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孩子步入小学会遇到哪些问题,要做哪些准备?……面对幼小衔接的这一关键过度期,《好方法决定好成绩(一年级新生快乐学习的成功秘诀)/父母学堂》中列举了60例真实案例,告诉家长,在幼小衔接时期孩子和家长会遇到哪些问题,家长和孩子会需要哪些帮助,有办法的家长是怎样做的,这样做会取得什么样的好成绩。
让孩子具有学习的“自我能力”
给孩子调制学习的“趣味多”
给孩子营造学习的“加油站”
为孩子打开学习的“窍窍门”
走出幼儿园,踏进小学校,孩子蹦跳跳,大人心忧忧。
当孩子步入小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做家长的心里自然是喜不自禁:“咱家也有‘读书郎’了。”但在欣喜的同时,父母的心中又生出许多担忧:孩子刚走出幼儿园,还那么小,能适应吗?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孩子步入小学会遇到哪些问题?要做哪些准备?……
其实,父母的担忧恰恰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绝大多数孩子进入小学的初期都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这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就是人们常说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若处理得不好,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幼小衔接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父母和孩子始终是个大难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孩子从入小学开始便会出现各种不适。
为什么幼小衔接问题很常见呢?这是因为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以玩为主;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以学为主。在入学前,孩子的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进行的,学习要求非常宽松。而在小学,学习内容开始符号化(汉语拼音、汉字、数字、歌谱都是符号),比较抽象;学习方式是通过课堂进行,常常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十分严格。此外,不同于幼儿园,孩子一入小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条条框框扑面而来,让孩子一下子就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可想而知,对于以上的巨大变化,六七岁的孩子很难轻松地适应。
一般说来,孩子不适应入学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1.不会利用课间时间处理生活问题,如:课间光顾玩耍,忘记了喝水、如厕的事情,上课铃响起时才突然想起。
2.在课堂上随便走动,大声说话,不听老师讲课。
3.不懂与同学如何相处,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4.不知道排队、等待,遇到事情就争先恐后,一拥而上。
5.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但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他人。
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在集体中凸显出来,成为老师的难题,同学们排斥的对象,在集体生活中变得孤立。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能很好地遵守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适应不了学校生活,学业成绩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既然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无法改变,那么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就培养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来适应小学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要让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则:
1.轻轻走路,靠右通行;站要像个小士兵;坐下保持不乱动。
2.说话有礼貌,不骂人,不打闹;见老师要问好。
3.有事要请假;进门要敲门。
4.铃声就是命令,下课铃响出教室,上课铃响回座位;每节课40分钟,上课时要一直关注老师讲课的内容,不能随意做其他事。
5.课间休息10分钟,要及时利用这段时间喝水、上厕所,做适当活动;上厕所时也要遵守规则排队、礼让。
6.不能随便吃东西,加餐、午餐时间固定。
7.及时完成作业。
这些都是孩子上学之后需要遵守的规则。
钱诗金: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出版《人生不怕》《胆商》《体商》《德商》等多部专著。发表《孩子的德育》《关于美育》等多篇论文。合著《365个荣辱观金故事》、《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
钱丽:就读于陕西外国语学院,后入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毕业后曾从事幼师教育工作,发表作品有《让孩子玩成才》、出版著作有《女人的26个字母》等三部。
增强孩子的体质
增强孩子的观察力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培养孩子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孩子的文学欣赏力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帮助孩子增强意志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提高孩子的听课能力
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
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
把爱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用爱心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自我价值感
多鼓励孩子学习
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
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多陪陪孩子
向孩子“请教”
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给孩子搭建表演的舞台
到社会情景中学习
让孩子喜欢他的老师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最爱
捧一本好书为孩子大声读
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带孩子到大学参观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带着好心情上学
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父母为孩子做出积极榜样
父母要做聪明的旁观者
站在孩子的立场着想
规范孩子的学习习惯
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学会做学习计划
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学会为孩子减压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适当增加孩子的危机意识
给孩子失败的体验
指导孩子预习
指导孩子复习
指导孩子做作业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让孩子喜欢外语
教孩子背诵
允许孩子辩论
启发式地向孩子提出问题
和孩子共同讨论
指导孩子课外学习
帮孩子消除学习障碍
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教孩子学一点儿传统诗词
让孩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让孩子练习写日记
让孩子写字又好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