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野 草
 003 / 题 辞
 005 / 秋 夜
 008 / 影的告别
 010 / 求乞者
 012 / 我的失恋
 014 / 复 仇
 016 / 复 仇(其二)
 018 / 希 望
 021 / 雪
 023 / 风 筝
 026 / 好的故事
 029 / 过 客
 037 / 死 火
 040 / 狗的驳诘
 041 / 失掉的好地狱
 043 / 墓碣文
 045 / 颓败线的颤动
 048 / 立 论
 050 / 死 后
 055 / 这样的战士
 057 /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060 / 腊 叶
 062 / 淡淡的血痕中
 064 / 一 觉
 067 / 《野草》英文译本序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071 / 厦门通信
 074 / 厦门通信(二)
 077 / 《阿Q正传》的成因
 085 /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090 /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
 091 / 厦门通信(三)
 095 / 海上通信
 故事新编 ·节选
 103 / 补 天
 115 / 奔 月
 二心集
 131 / 序 言
 135 /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157 / 习惯与改革
 160 /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164 /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166 /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72 / 我们要批评家
 175 / “好政府主义”
 177 /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180 / 《进化和退化》小引
 182 /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187 /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190 / 柔石小传
 192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194 /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199 / 上海文艺之一瞥
 214 /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216 / 答文艺新闻社问
 217 /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229 / 沉滓的泛起
 232 / 以脚报国
 235 / 唐朝的钉梢
 237 / 《夏娃日记》小引
 240 / 新的“女将”
 242 / 宣传与做戏
 244 / 知难行难
 246 / 几条“顺”的翻译
 249 / 风马牛
 252 /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
 255 /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258 / “智识劳动者”万岁
 260 / “友邦惊诧”论
 263 /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264 / 答北斗杂志社问
 266 /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270 / 关于翻译的通信
 289 /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