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网民个体发声变得越来越方便,网络的舆论场蓬勃发展,而网络舆论的治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本书旨在对网络舆论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主要思潮和治理规律进行梳理与分析。书中首先对舆论和网络舆论进行了概念梳理和历史分析,介绍了当前中国网络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重点对当下网络空间内主要的错误思潮进行了介绍和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建设和伦理法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建设互联网空间生态,并提出若干建议。 本书主要面向高校学生和一线新闻舆论工作者,文风简练,案例详实,便于读者树立对网络舆论的基本认知,明辨错误思潮,并对网络舆论治理思路有正确的把握。
		 
	
胡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会长。陆洪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虞鑫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舆论与网络舆论/
 
 第一节舆论的概念/
 
 一、舆论的兴起/
 
 二、舆论的特点/
 
 三、舆论的分类/
 
 第二节网络舆论的形成/
 
 一、网络舆论形成阶段/
 
 二、自发网络舆论与自觉网络舆论/
 
 三、网络舆论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舆论与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
 
 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
 
 思考题/
 
 第二章网络新闻舆论工作/
 
 第一节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
 
 一、形成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
 
 二、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三、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
 
 第二节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一、从历史的维度看/
 
 二、从理论的维度看/
 
 三、从实践的维度看/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一、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观/
 
 二、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观/
 
 三、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
 
 四、新闻舆论工作的真实观/
 
 五、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观/
 
 第四节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舆论工作/
 
 一、变革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
 
 二、树立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观念/
 
 三、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讲好故事/
 
 思考题/
 
 第三章网络空间主要思潮分析/
 
 第一节文化帝国主义/
 
 一、历史起源与实质辨析/
 
 二、网络表现与特征分析/
 
 三、主要影响与措施建议/
 
 第二节民族分裂主义/
 
 一、历史起源与实质辨析/
 
 二、网络表现与特征分析/
 
 三、主要影响与措施建议/
 
 第三节新自由主义/
 
 一、历史起源与实质辨析/
 
 二、网络表现与特征分析/
 
 三、主要影响与措施建议/
 
 第四节消费主义/
 
 一、历史起源与实质辨析/
 
 二、网络表现与特征分析/
 
 三、主要影响与措施建议/
 
 思考题/
 
 第四章数字时代的网络内容建设/
 
 第一节新闻和历史传播/
 
 一、网络新闻传播/
 
 二、网络历史传播/
 
 第二节观点和理论传播/
 
 一、观点的表露与流动: “舆论”的形成机制/
 
 二、观点的传播与演化路径/
 
 第三节文学和影视传播/
 
 一、网络文学的传播特性/
 
 二、网络影视传播: 内容创新与监管/
 
 三、网络文学与影视批评/
 
 四、跨界与合作: 网络文学与影视的有机互动/
 
 第四节短视频传播/
 
 一、纵向发展: 阶段变化对角色定位的影响/
 
 二、横向延展: 移动化、场景化、社交化/
 
 三、角色定位: 成为头部竞争者/
 
 第五节创意传播/
 
 一、事实类信息的创意传播/
 
 二、理论类信息的创意传播/
 
 三、虚构类信息的创意传播/
 
 四、未来网络内容传播的新趋势/
 
 思考题/
 
 第五章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工作/
 
 第一节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特征与趋势/
 
 一、全球性/
 
 二、多样性/
 
 三、复杂性/
 
 四、不确定性/
 
 第二节全媒体环境中舆论引导的新观念/
 
 一、多样的一致/
 
 二、正向的批评/
 
 三、理性的讨论/
 
 四、动态的发布/
 
 五、创意的内容/
 
 第三节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的舆论引导力量/
 
 一、政府的舆论引导力量/
 
 二、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
 
 三、技术的舆论引导力量/
 
 四、国际的舆论引导力量/
 
 五、青年的舆论引导力量/
 
 思考题/
 
 第六章网络传播的法治与伦理/
 
 第一节网络传播的法治/
 
 一、中国现有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网络安全法》/
 
 三、网络谣言治理/
 
 第二节网络传播的伦理/
 
 一、传统新闻伦理在新媒体传播中面临的挑战/
 
 二、社交媒体传播伦理的基本理念/
 
 三、社交媒体传播伦理的传播与形成/
 
 第三节数字时代新闻伦理的最大挑战/
 
 一、新闻推送技术化与新闻质量下降/
 
 二、新闻获取社交化与新闻质量下降/
 
 三、新闻形态视听化与新闻质量下降/
 
 四、新闻消费快餐化与新闻质量下降/
 
 第四节向上向善的网络秩序/
 
 一、何为“向上向善”?/
 
 二、网络秩序的威胁因素/
 
 三、网上网下构建同心圆/
 
 思考题/
 
 第七章网络空间的治理观念与体系/
 
 第一节变革的互联网治理体系/
 
 一、传统的单边治理体系/
 
 二、未果的尝试: 世界新闻与传播新秩序/
 
 三、“四项原则” “五点主张”打造“新型互联网治理体系”/
 
 第二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一、概念阐释与演化/
 
 二、网络空间为何需要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一、网络空间新生态的多样性/
 
 二、网络空间新生态的共享与治理/
 
 三、网络空间新生态进化的四大需求/
 
 第四节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观/
 
 一、网络空间的存在实质/
 
 二、网络舆论治理的真实观/
 
 三、网络舆论治理的责任观/
 
 四、网络舆论治理的生态观/
 
 五、网络舆论治理的青年观/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