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是山东艺术学院张燕博士的一本艺术理论方面的专著,《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主要由序、前言、传统雕塑的发展、传统雕塑的种类形式、传统雕塑的特点、传统雕塑面临的困境、传统雕塑困境形成的原因、解决传统雕塑困境的方法等章节组成,《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全书以传统雕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传统雕塑的发展历程、种类形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雕塑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导向正确,结构合理,达到了出版水平,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
传统雕塑起源于两千年前,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无疑是先人留给后人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传统雕塑艺术是在立体创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的,以使作品的立体感更为突出。雕塑艺术与平面绘画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把雕刻者的创作理念和寓意表达得更为精准和生动。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哪个时期、哪个部落或者哪个民族都有各种形态的创作雕塑,每个阶段的雕塑都不会因为年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改变其所表达的精神艺术内容。现代雕塑虽然历经长时间和大范围的变革与发展,但在雕刻方式上却与传统雕塑大同小异。具体来讲,雕刻者都是根据作品的表达需求进行雕刻的,或者在雕镂中着重突出细节、精益求精,或者打破传统,发挥无限的遐想,从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雕刻艺术作品。我国传统雕塑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在雕刻艺术品的外形塑造方面进行改造,而且需要在艺术涵养方面进行内化与提升。看似非常普通的泥土,在经过雕刻家的奇思妙想和高超雕刻技法之后,其超强塑造性与柔软韧性便展露无遗,从而成为独特而又珍贵的文化艺术品。雕塑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对雕塑的研究步伐,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钻研和探求,才使雕塑艺术及其文化内涵能够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传统雕塑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源头之一,是承载中华民族文明情感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其实,这不仅是继承传统的需要,同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环境中,文化交流已经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加强对传统雕塑的保护,既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实现文明强国,提升文化输出能力的重要举措。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如今社会的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单一的产品生产力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以传统雕塑为基础,努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品,增强文化建设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历史挑战与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技艺方面的展现形式均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正在来临,雕塑艺术正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雕塑本身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也在继承各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以步入自由化的表现境界,呈现出更具多元化的造型风格。可以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现代雕塑艺术会更具市场活力,也会更加富有时代审美特色,更能适应现代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差异性审美需求。多元化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样带给民众以崭新的审美趣味,促使雕塑艺术进入一个富有时代感的全新艺术格局。继承和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与文化,既不能不分好坏,将传统文化当作金科玉律全面继承,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根基,依靠自己的假想臆断,随意性地求新求变求奇,而是要统筹兼顾,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雕塑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吸收传统雕塑中的有益艺术养分和艺术灵感,继承传统雕塑中那些经久不衰,能够适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精神文化,并运用现代的文化理念对其进行重新构造与发挥,从而使传统雕塑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雕塑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身份的象征,是塑造国家形象和国民精神的重要手段。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提高,但在精神文化方面还存在缺口。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够较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精神文明的需要。但是,传统的重现并不意味着恢复传统的绝对话语权,而是要以符合当代现实和文化本体的方式吸纳和整合不同特质的文化,这是文化变迁中保持活力和构建新的文化模式的重要方式。因此,深入认识传统雕塑,让其在新的时代里迸发活力,是我们未来在对这一伟大艺术遗产的保护上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也是关键所在。
第一章 传统雕塑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雕塑的起源
第二节 传统雕塑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传统雕塑的种类
第一节 按材料分类
第二节 按技法分类
第三节 按用途分类
第三章 传统雕塑的特点
第一节 取材于自然,蕴含自然美
第二节 注重写意空间,具有含蓄美
第三节 多种手法并用,极具灵活美
第四节 古代文化传承,具有传统美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传统雕塑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传承人稀少
第二节 传统雕塑耗费时间长
第三节 传统雕塑文化宣传不到位
第四节 传统技法失传
第五节 整体行业规模狭小
第六节 雕塑消费水平低
第五章 传统雕塑困境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现代技术的影响
第二节 传统雕塑艺术审美的变化
第三节 西方雕塑文化的冲击
第四节 传统匠人的敝帚自珍
第五节 主流文化不认可
第六节 传统工艺缺乏更新换代
第七节 没有吸收外来文化
第八节 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引导
第六章 解决传统雕塑困境的方法
第一节 政策引导
第二节 建立行业协会
第三节 进行技法创新
第四节 吸收时代文化
第五节 塑造传统雕塑形象
第六节 加强创意
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