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并梳理了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公共决策模式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贡献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也试图将协商民主理论应用到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进程中来,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论证了协商民主理论对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启示。本书读者对象为政治理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等。
		
	
聂鑫,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会员,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3项,其他省级课题7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奖项20余项。研究方向: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第一章 导论 01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01 
二、研究现状04 
三、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21 
四、创新点、论证难点与研究方法22 
第二章 走向公共决策研究的协商民主理论25 
一、协商民主的兴起与内涵25 
(一)协商民主的兴起 25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 32 
二、协商民主理论关注的公共决策问题34 
(一)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决策问题关注的缘由36 
(二)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决策问题关注的内容39 
第三章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合法性研究43 
一、合法性理论对公共决策合法性研究的局限43 
(一)合法性理论的研究取向44 
(二)合法性理论对公共决策合法性论证的局限47 
二、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决策合法性的论证50 
(一)公共决策合法性的根源:协商过程51 
(二)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实现条件55 
三、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合法性研究的贡献与不足62 
(一)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合法性研究的贡献62 
(二)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合法性研究的不足64 
第四章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模式研究67 
一、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决策模式的丰富——协商性决策模式67 
(一)公共决策模式的类型分析68 
(二)协商性决策模式的形成与特征75 
二、协商性决策模式的功能分析84 
(一)协商性决策模式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的功能分析84 
(二)协商性决策模式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的功能分析88 
三、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模式研究的贡献与不足91 
(一)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模式研究的贡献92 
(二)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模式研究的不足93 
第五章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95 
一、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的基本观点95 
(一)协商民主理论对参与公共决策的公民主体的理论分析96 
(二)协商民主理论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形式的探索102 
二、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109 
(一)社会选择理论的挑战与协商民主理论的回应109 
(二)差异民主理论的挑战与协商民主理论的回应114 
三、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的贡献与不足118 
(一)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的贡献118 
(二)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研究的不足120 
第六章 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协商民主理论对中国的启示121 
一、协商民主理论在观念层面对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启示124 
(一)树立公民本位的价值观念125 
(二)加强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协商与对话127 
二、协商民主理论在制度层面对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启示129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1 
(二)健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决策制度132 
结  论136 
参考文献139 
后  记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