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民生之本,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十分重视包括农业在内的“三农”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研究基于农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合作网络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丰富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和发展,满足国内外社会各界对农业创新网络深入解析的期待,并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都市型农业创新网络探索提供研究支撑,《上海农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经济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从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农业创新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农业创新网络的行业特征、区域特征、阶段特征等;二是建立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分析框架,基于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技术知识网络)、联合发表科技论文(科学知识网络)等数据,着重分析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阶段、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三是结合农业龙头企业问卷调研和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深入访谈,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等。
农业,民生之本,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十分重视包括农业在内的“三农”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研究基于农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合作网络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丰富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网络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但大多学者有关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以高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对农业创新系统以及都市型农业创新网络结构和空间特征的关注相对较少。总体来说,国内外关于农业创新体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多以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支撑,重点剖析农业创新的主体及要素、农业技术扩散和创新模式等方面,对网络机理及演化特征关注较少。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创新网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随着大都市区域日益聚焦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死亡”等论断不绝于耳,都市现代农业如何发展备受关注。以往学者研究农业创新发展更多是基于对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等微观主体的调研或者就狭义农业中某一产业的创新展开研究,但从全球农业发展态势和创新网络研究动态来看,应该更多关注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网络发展,关注农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如何开展合作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海作为我国特大型城市,虽然农业总体规模不大,但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低,上海拥有全国农业百强企业的五分之一,而且上海具有强大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因此,研究上海农业创新网络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效应。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和发展,满足国内外社会各界对农业创新网络深入解析的期待,并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都市型农业创新网络探索提供研究支撑,本书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经济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从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农业创新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农业创新网络的行业特征、区域特征、阶段特征等;二是建立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分析框架,基于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技术知识网络)、联合发表科技论文(科学知识网络)等数据,着重分析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阶段、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三是结合农业龙头企业问卷调研和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深入访谈,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等。
刘刚,男,1982年2月生,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兼任国家营养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上海市农业青年人才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农业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研究。主持参与完成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30余项决策咨询课题和规划项目。在《上海农村经济》《上海农业学报》《农业技术经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开发与市场》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2部,其中作为副主编编著了《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
第一章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研究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
第三节 丰富发展农业地理学理论的新趋向
第二章 农业创新网络研究综述
第一节 创新网络结构
第二节 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
第三节 农业地理与农业创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二节 三螺旋理论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四节 协同创新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创新发展环境与条件
第一节 全球尺度下农业创新发展的形势分析
第二节 国家尺度下农业创新发展的态势分析
第三节 地方尺度下农业创新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农业创新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上海农业创新的空间布局演变
第二节 上海农业创新的生产布局演变
第三节 上海农业创新的政策变革
第四节 上海农业创新的现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构成与空间结构
第一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构成
第二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联系
第三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结构
第四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
第五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结构与绩效的耦合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格局和演进机理
第一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实地调研
第二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分析过程
第三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格局
第四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
第五节 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进机理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农业创新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