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定 价:148 元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当前图书已被 1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王志耕 著
- 出版时间:2021/3/1
- ISBN:9787100196864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中图法分类:I512.065
- 页码:45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巴赫金(1895-1975)是俄罗斯20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体大精深,他的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诸多领域,他的理论对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持久的影响力。几十年来,从俄罗斯本土、西方世界到我国,有关巴赫金的研究成果可称得上汗牛充栋,但巴赫金学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拓展和不断深入的领域,它的研究是一个持续开放的过程。人们对巴赫金思想的关注非常早集中于有关复调及狂欢化的理论,随后才逐步扩展到整体的对话理论,认识到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巴赫金思想非常具魅力和震撼力的精华所在。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对话,文化的本质也是对话。显然,巴赫金是把对话看成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他认为对话的核心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论思考,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认为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关系,是对话关系,提出要反对专制制度和科技至上、物质至上对人的压抑。与此相适应,他在人的思维方式上反对一元化的思想独白,倡导多元化的思想对话。在巴赫金的对话思想里,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追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的变局,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只能通过对话来解决,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纵观国内外,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关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关对话作为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意义、有关对话的原则和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志耕这部专著在这方面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的研究对象是巴赫金对话理论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关系,而这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根难啃的骨头。
适读人群 :俄语专业学生,俄国哲学及俄国文学研究者,巴赫金理论研究者 本书是*部将巴赫金置于俄罗斯文化的独特语境下加以重新研究的著作,对于推动整个巴赫金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次对巴赫金与西方哲学传统及当代理论的差异做了区分。作者就此问题做出了多方面的考证与辨析,对巴赫金与康德哲学、柯亨的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阐释学等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均提出了有说服力的阐释。二、书稿*重要的贡献是在俄罗斯社会历史、民间文化、宗教哲学、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发掘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本土资源,这在整个国际巴赫金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首创意义。三、基于原始文本的考辨,书稿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回应性”“大时间”“整体性涵义”“复调”等)均做了重新阐释,分别揭示出这些概念在巴赫金的原文语境以及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大语境下的内在意蕴,从而廓清了长期对来对这些概念的误读,为整个巴赫金研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四、本书稿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涉及历史、哲学、神学、宗教学、诗学、文学等诸学科。全书征引俄文文献200余种、英文15种、中文170余种,其中既有俄罗斯古代史料,也有*的相关研究著作。就此而言,这部书稿显示了它的翔实与厚重。
志耕2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2003年出版了专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2013年出版了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当时王智量教授和我为此书写了序言。2020年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再次被选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一个学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有两部专著人选“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的出版项目,这在学界是少见的。我为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感到高兴,也愿意为他的新书说几句话。
巴赫金(1895-1975)是俄罗斯20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体大精深,他的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诸多领域,他的理论对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持久的影响力。几十年来,从俄罗斯本土、西方世界到我国,有关巴赫金的研究成果可称得上汗牛充栋,但巴赫金学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拓展和不断深入的领域,它的研究是一个持续开放的过程。人们对巴赫金思想的关注最早集中于有关复调及狂欢化的理论,随后才逐步扩展到整体的对话理论,认识到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巴赫金思想最具魅力和震撼力的精华所在。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对话,文化的本质也是对话。显然,巴赫金是把对话看成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他认为对话的核心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论思考,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认为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关系,是对话关系,提出要反对专制制度和科技至上、物质至上对人的压抑。与此相适应,他在人的思维方式上反对一元化的思想独白,倡导多元化的思想对话。在巴赫金的对话思想里,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与人平等关系的追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的变局,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只能通过对话来解决,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纵观国内外,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关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关对话作为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意义、有关对话的原则和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志耕这部专著在这方面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的研究对象是巴赫金对话理论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关系,而这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根难啃的骨头。
王志耕,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个人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文学及相关领域的比较文学。出版个人专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俄罗斯社会学诗学》以及合作专著多种,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普希金诗选》、托尔斯泰《生活之路》等译著多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曾获教育部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及天津市社科优秀奖多次。
导论
上编 作为俄罗斯思想家的巴赫金
第一章 巴赫金对德国哲学传统的扬弃
第二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
第三章 巴赫金与“聚合性”
第四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时间观
下编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俄罗斯对话文本
第五章 俄罗斯历史语境下的对话文化
第六章 俄罗斯式的世俗对话文本
第七章 东正教对话文本与“自我交谈”
第八章 巴赫金与尼尔??索尔斯基的静修主义对话文本
第九章 巴赫金与俄罗斯传统中的狂欢式文本
第十章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圣愚文化
余论:巴赫金的意义
附录一 文艺社会学内核: 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
附录二 从否定到肯定: 巴赫金与存在主义
附录三 从思维到行为:巴赫金与阐释学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