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中国商飞公司)从成立之初至今,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正在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商用飞机技术创新体系和商用飞机产业体 系。中国商飞公司通过 ARJ21 700??C919 和 CR929 三个型号的历练和多年的公司建设,已在系统工程的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型号研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由于商用飞机产品和商用飞机产业均具有规模庞大、要求众多、技术领先、界面复杂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复杂高端产品系统,其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活动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将系统各类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满足客户需求和适航要求,是飞机主制造商必须解决的难题。
系统工程为飞机的高度复杂系统集成提供了行之有效、最佳实践的方法,被 各国航空制造企业普遍采用,并被这些企业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继续深 化系统工程研究和建设工作,形成科学、完整、有效的流程方法并进行全面推广 实施,才能进一步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系统的高度复杂性所带来的产品全生命周 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风险,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创造更大的企业价 值和社会价值。实施系统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商飞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 建立中国商飞公司的有效研制体系,为项目保驾护航,成为实现 “两个建成” 的内在需求。同时系统工程的实施可以用先进的理念、流程和方法工具将一线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武装起来,更好地完成型号工作。
在这个背景下,在时任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的倡导和要求下,公司成 立了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工作组,并于 2015 年 6 月启动工作。贺东风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时任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赵越让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博智参加领导小组;时任中国商飞公司质量适航安全部部长杨军担任工作组组长,钱仲焱担任副组长,中国商飞公司办公厅、规划部、适航部、质量部、研发中心共计 20 人参加工作组。工作组集中对国际标准、各家航空企业成熟的做法、现有的流程、工具方法、中国商飞公司现状及成功的经验等,经过近五个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近 35 万字的研究报告,并以此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的定义、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政策以及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的框架等。工作组于2015年12月启动《中国商用飞机有 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的编制工作。2016年 1月,公司总部成立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研究部,继续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的编制, 并于2017年2月正式出版。其中查振羽、刘泽林负责具体的编写组织工作。
本书重点在于解决顶层方法学的问题,主要阐述了中国商飞公司业务工作中应贯彻的系统工程要求,给出了系统工程的定义以及针对商用飞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活动,对系统工程的通用方法以及过程集中的过程定义、范畴、输入、输出、方法工具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给出系统工程在型号项目实践中推行和实施的方法和要求。本书是中国商飞公司各层级展开系统工程过程的依据。
本书自2017年2月正式出版以来,在中国商飞公司内部掀起了学校系统工程理论、推广系统工程方法的热潮,同时也得到了国内航空航天领域一线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系统工程方法、工具在商用飞机型号研制中的应用推广,本书在型号团队的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大量反馈信息,中国商飞公司对于商用飞机系统工程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因此本书也随着型号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加深而 持续更新,2018 年和2019 年编委会对本书依次进行了两次升版,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扩充。为了更加方便型号技术人员使用本书,同时使其更加具有商飞特色,2020 年对本书进行第三次升版,将中国商飞公司近些年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系统工程实践纳入本书中,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在 “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过程集”和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集” 的部分章节中增加了 “型号案例分析”内容,便于读者能够深入浅出地阅读和理解理论知识??
(2)在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集”章节新增了 “产品数据管理过程” 内容,提出了对产品数据更高的管理要求??
(3)在 “中国商飞公司系统工程的建设与运用”章节新增了 “项目监控” 内容,强调了型号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控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4)对其他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补充、扩展和勘误。
在本书编制和升版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中国商飞公司 ARJ21 项目团队??C919 项目团队和 CR929 项目团队深度参与,中国商飞公司办公室、发规部、科技部、质量适航部、设计研发中心、客服中心、总装制造中心、试飞中心、北研中心和档案中心积极支持,本书的编制和完善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本书第四版统稿由查振羽和梁德刚负责,同时,特别感谢以下人员对此次修订工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按姓氏笔画排序):
汤超 (需求分析过程)、阮宏泽 (安全性评估过程)、李力涛 (需求管理过程)、吴双 (UML / SysML 建模语言)??何雨薇 (利益攸关方需求捕获过程)??宋志强 (N-F-R-P 正向设计方法)??张驰 (中国商飞公司 MBSE 最佳实践)??张洁婧 (接口管理过程、需求确认过程)、张勇 (实施验证过程)、张莘艾 (利益攸关方需求捕获过程、需求管理过程)、张新宇 (需求确认过程)、张磊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质量功能展开)、邵伟 (过程保证过程)、罗明强 (中国商飞公司 MBSE 最佳实践)??姜文博 (产品数据管理过程)??姚俊 (交付过程??报废回收过程)??袁烨 (取证管理过程)??钱首尚 (设计综合过程??产品实施过程??产品集成过程)??徐强 (产品确认过程??运行支持过程)??郭大可 (接口管理过程)??郭瑞 (产品数据管理过程)??龚文秀 (构型管理过程)??蒋政 (市场分析过程)??谢冉 (中国商飞公司 MBSE 最佳实践)、詹超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此外,在本书初稿形成之后,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部就主体内容多次征询了Scott Jackson 先生 [《商用飞机系统工程 (特定领域应用)》一书的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 Jackson 先生的肯定和认可,并获得了很多改进建议??
由于编制人员经验水平有限,本书存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总序]
大型商用飞机项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飞机全生命周期活动是分布式的,从单个设计区域分配到各个供应商网络,到完成后返回进行最终产品集成。许多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都影响其中的协作过程。在全球协作网络中,过程、方法和工具的紧密、高效整合是现代商用飞机型号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商用飞机的研制需要将主制造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企业层级统筹考虑产品系统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并将供应链管理也纳入系统工程的过程中,用系统工程的视角,组织、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开展企业的生产活动;同时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将型号研制纳入全球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范畴中,以期生产出更优质的、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开展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对研制过程各要素进行整合,以满足客户及适航要求,利用有限的时间、经费等资源,打造一款飞行员愿意飞、乘客愿意坐、航空公司愿意买的飞机,是我国民 用航空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是实现项目商业成功和技术成功的必由之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美工业界形成了《ISO/IEC 15288-2015:系统和软件工程——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工业标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美国国防部、美国联邦航空局、美国海军和空军等都制定了本行业的系统工 程手册;民用航空运输领域制定了 SAE ARP 4754A 《商用飞机与系统研制指南》 等相关指南。同时,航空工业界也一直在开展系统工程实践,尤其是以波音777 项目为代表,首次明确地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组织人员、定义流程和建立文档规范,并通过组织设计制造团队,实现数字化的产品定义和预装配,从而较大地改进研制过程,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研发成本。其后的波音787 项目、空客 A350 项目更是进一步大量使用最新的系统工程方法、工具,为项目成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前,我国在系统工程标准方面,也制定了一些工业标准,但总的来说,还是缺乏一些针对特定领域 (如商用飞机领域)的指南和手册,相较国外先进工业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和大型干线客机两大型号的积累,我国商用飞机产业在需求管理、安全性分析、变更管理、系统集成与验证以及合格审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风险管理、构型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组织建设等 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产品集成与过程集成实现全局最优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并探索出适用商用飞机领域的系统工程是 “以满足客户需求目的,围绕产品全生周期,
通过产品 集成与过程集成实现全局最优的一种跨专业、跨部门、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进入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各制造强国和制造大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下,都选择以赛博物理系统为基础,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进而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要解决整个生命周期内工程学的一致性。要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各个层次融合,要在机械制造、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领域就模型达成共识。因此,系统工程方法在这个新的时代变得尤为重要,是使产品、生产流程和生产系统实现融合的基础。对于我国航空工业而言,面对标准的挑战、数据安全的挑战、战略及商业模式的挑战、企业组织的挑战、过程管理的挑战、工具方法 (SysML 管理工具)的挑战、工业复杂性的挑战、系统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挑战,积极推进系统工程,才能为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编著这套丛书的目的,一是介绍国内外商用飞机领域先进的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为我国航空领域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教材,满足各类人才对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知识的迫切需求;二是将商用飞机领域内已有型号的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实践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以及专家、学者的知识总结继承下来,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三是提供一套通用的技术概念,理清并定义商用飞机领域的所有接口,促进一系列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技术体系的形成,促进整个商用飞机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商用飞机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丛书编委会由谢友柏院士、汪应洛院士、林忠钦院士、赵越让总经理、郭博智副总经理,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航空界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建而成,凝结了国内外航空界专业人士的智慧和成果。最后,要感谢参与本丛书编撰工作的所有编著者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本丛书审校工作的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希望本丛书能为商用飞机产业中各有关单位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