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

定  价:156 元

丛书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双一流文库

        

  • 作者:崔红芬,文志勇著
  • 出版时间:2021/6/1
  • ISBN:9787520384667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946.6 
  • 页码:434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3
8
8
7
4
5
6
2
6
0
7
两千多年以来,丝绸之路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现的考古遗迹、文献文物或图像等见证了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对话和交流,揭示了各民族交融互动的历史。黑水城、敦煌、张掖、武威、银川、灵武等地出土的西夏文献即是其中之一,它们成就了西夏学研究,也推动了西夏文献与藏传佛教文献、敦煌文献的交叉研究。西夏(1038—1227)是以党项为主体建立的民族政权,国祚近两个世纪,其统辖范围包括今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契丹等民族。西夏先后与宋、辽、金对峙存在,其占河西、控大漠,交通便利,又与周边藏、汉、契丹、回鹘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党项与藏族有密切渊源关系,内迁前接受藏传佛教,内迁建立政权后,仍与藏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藏地僧人携经典来到西夏,或出任西夏帝师、国师,或在功德司任职,他们弘传佛法,翻译经典,促进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本书梳理了党项与藏族的历史渊源,探讨了藏传佛教经典的翻译、藏传佛教宗派的流传,分析了西夏对藏、汉佛教艺术的吸收与融摄,考察了在西夏担任帝师与国师的藏地僧人,以及西夏藏传佛教对后世的影响等。西夏、宋、辽、金是历史上割据分裂时代,也是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西夏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民族杂居生活状况和宽松的文化政策,使西夏文化呈现缤纷多彩的特色,也使西夏佛教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