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信用法治·韶山论坛”优秀论文集
定 价:96 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办法,其目的是通过新的社会管理方法促进全社会信用道德的提升;其正当性就体现在对守法尊约者予以奖励和激励,对违法失信者予以惩罚和限制;其涵盖的信用主体既包括个人、企业,也包括政府,既包括被管理者,也包括管理者本身。本书共收录19篇文章,涉及个人信用信息利用与隐私保护、失信惩戒措施、信用修复机制运行、信用法治建设等话题。
个人信用信息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平衡路径 白 银 论社会信用法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 蒋都都 行政性失信惩戒措施的性质认定及法律控制 巢永乐 失信联合惩戒的实践检视和理性构建以国家部委局38份联合惩戒备忘录为研究对象 石 珍 邱 瑾 失信惩戒措施的合宪性控制 刘宇飞 论道德因素进入失信惩戒立法之正当性及其限制 王者也 信用法治建设如何对待家庭:失信株连惩戒的反思与调整 周 明 失信惩戒规则中禁止不当联结原则之适用 洪 风 失信惩戒行政裁量权实体性控制的立法检视与建构 姚一凡 个人信用法益化及其刑法保护路径 王士超 个人信用管理的算法权力与规制路径 张 琴 龙海燕 失信联合惩戒的地方立法实践及反思 汪亚枫 文明行为立法中的诚信治理条款研究基于84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分析 王 蒙 志愿服务在个人信用修复中的适用研究 孔鼎仟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中债务人重生理念的限度以相对、有限、附条件的破产免债为中心 熊中文 黄水根 术业有专攻:中国债务催收职业化的困难与改革 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