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样态新探八讲 大夏书系
定 价:59.8 元
丛书名:大夏书系·数学教学培训用书
《重塑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样态新探八讲》针对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教方式单一浅层学习普遍等现象,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转型行动策略。从深度学习内涵与特征、实践策略与课堂形态等方面展开,阐述实现深度学习的思路及行动策略,特别阐述 做中学、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等课堂形态及其关键技术,从学科特征、关键要素、学教结构、关键操作技术、实践形态等方面帮助教师把握每一种学教方式。
课堂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学习?素养何以在数学课堂中生长?重塑学习,重新认识学习
1.本书针对数学学习中的普遍问题,提出深层的解决方案,内容呈现比较有体系、有深度。2.内容来自作者多年来的教学思考,切入点贴近教师教学实践,针对性强,对一线教师极具借鉴性。3.既有理论阐述,也有案例分析,理论表述清晰,案例详实生动,读起来不枯燥。推荐篇目:思考一:脆弱知识现象引发的思考思考四: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新样态
重塑学习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社会性协商,学习是一种意义炼制的活动,学习是大脑神经元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新的连接……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怎么发生的是当前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角度可产生不同的观点阐述。课堂里学习发生了吗?发生了怎样的学习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听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好像都听懂了,做题却错很多类似的题都会,变式或综合一点的题就不会了,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更困难一部分学生数学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有兴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听讲 记忆 操练的传授型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感悟不足,知识碎片化、零散化,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建构,也不会灵活迁移应用。这样的学习,呈现出零散学习,点状思维的特征,亟须通过教学变革重塑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育人目标、学习环境、学教方式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注重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重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呢?其一,重塑学教关系。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重塑学与教的关系。学习科学研究表明,教不等于学,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更不是一种简单的条件作用的结果,知识很难直接传递给学习者。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学习,别人无法替代。教师要树立教为了学,教为了促进学习真实而有深度地发生的核心观念,教学的着力点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更关注学生如何学,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深入地发生。首先,放大学,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的学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实现会自学、会思考、会倾听、会表达、会提问。其次,优化导,教师要从课堂讲授转向组织学习,从教学转向助学,通过学习组织、学习指导、学习反馈,以导引方向,引路搭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能动而有效地学习。也就是说,重塑学教关系,重视学但又不能忽视导,做到学与导的合理契合,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导引下展开有深度的学习,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其二,重塑学习内容。数学学习学什么?学生的学习时间总体是有限的,怎样选择和重塑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自己的顿悟,增知识、长见识、悟道理,实现思维的发展、素养的生长和心智的成熟?一方面,要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看教材,厘清单元学习目标,以单元大概念核心任务为统领,适度调整、适度整合、适度拓展。同时,就一节课而言,也要基于教材和学情挖掘深度学习点,把握核心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着力于关键点、困惑点。也就是说,通过研读与重构,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顺序,促进教学着力于应当深入持久理解的内容,也就是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麦克泰(Jay McTighe)提出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如上图所示)。数学学习中的大概念,可以是数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如位值制、十进制、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方程、函数、度量、模型等,也可以是一些学科重要观点,如加减法计算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探究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解决问题要基于问题的本质寻找有效信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等。无论是学科核心概念,还是学科重要观点,这些大概念具有聚合事实、主题、经验等作用,可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框架,促进有效迁移和应用。另一方面,教学要尽可能选择真实情境、真实任务作为学习材料,加强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学习动机更强,学习的程度更深,学习的获得更多。德国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教师选择和重构学习内容时,要善于用蕴含问题的真实情境呈现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深度思维的产生。其三,重塑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怎么学?当前,很多课堂学习还是以听讲 模仿 操练为主要学习方式,还存在着以听代学 以练补学等现象,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导向到回答、印证、记忆标准答案和操作程序等,学习浮于面上,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孤立地记忆所教授的知识,没有主动的深层思考,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应用知识。转变学习方式是重塑数学学习的关键,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浅层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意义学习、深度学习。学习方式具有多元性,如被动学习、接受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性学习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季清华(Michelene T. H. Chi)提出了ICAP学习方式分类框架,依据学习者的外显活动或者参与程度,将学习参与方式分成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建构学习与交互学习四种。研究表明,学习者越来越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即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建构学习和交互学习,学习的效能将依次提升。转变学习方式,关键是学生的学不能是喂食式,核心是导引学生参与、建构、表达,提高学习参与深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具有开放性、挑战性、探索性的核心问题和大任务,驱动学生卷入学习,开展自学、思考、表达、倾听、提问、讨论、反思等学习,学习过程充分展开,促进学生入学、真学、深学,在挑战中建构,在交互中深入,实现理解的通透、知识的迁移、心智的成长,真正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其四,重塑课堂样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习内容有多样性,学习者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就需要有不同的学教方式及其学导路径,因此,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样态也应是多元的。课堂样态是指课堂上学生学与教师导的学教方式、学教结构等,是实现深度学习的路径与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样态可以是多元的,如问题导学预学分享做中学混合式学习长程学习等(如下图所示),每一种课堂样态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学导路径和适用范围等。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特征等选择适合的课堂样态,撬动学生的入学、真学、深学,实现深度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并不,课堂样态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对于某一学习内容而言,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教方式进行组合,有效实现促进学习真实而深度地发生。重塑学习,需要重塑学教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课堂样态。本书的撰写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上篇学理探索篇共三讲,结合当前教学现象分析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要义,从入学、真学、深学三个维度阐述了学导策略,从学习内容、学教方式、学习任务设计等维度阐述了学导设计的方略,以帮助教师整体把握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教学改进方略。下篇课堂样态篇共五讲,阐述了问题导学预学分享做中学混合式学习长程学习等五种课堂样态,阐述了每一种课堂样态的要义、学导策略要点与关键技术,并通过典型课例进一步分析,典型课例首先分析学什么与怎么学,再微格式解析学导过程,后每个课例均围绕入学、真学、深学三方面作整体分析解读,帮助教师把握每一种课堂样态的操作要义与策略,推进各类课堂样态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塑学习,不是推翻,是升级!重塑学习,是重新认识学习,通过教学变革改进学习,少一些听讲、记忆、模仿、操练的学习,多一些理解、重构、发现、顿悟的学习,促进学习真实发生,促进学习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教会走向学会,从零散式学习走向整体性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是为序。朱德江
朱德江,二级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分册主编,现任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着力开展数学素养深度学习学导型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推进区域教学改革。《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视界》等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并刊出名师教学特色专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曾推出区域如何引领课堂变革的南湖区教改经验。主持的数学素养研究成果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与案例》等,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其中1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序|重塑学习/ 1
上篇 学理探索讲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蕴/ 3思考一:脆弱知识现象引发的思考/ 3思考二: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把握/ 6思考三: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转型走向/ 16思考四: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新样态/ 17典型课例 1:如何实现概念的意义理解以百分数的认识的学习研究为例/ 21第二讲 实现深度学习的学导策略/ 37维度一:入学策略/ 38维度二:真学策略/ 49维度三:深学策略/ 69第三讲 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学导设计/ 84研究一:研读,厘清深度学习点/ 85研究二:选择、确定学教方式与路径/ 89研究三:预设,设计任务导引学习/ 91研究四:呈现,写好学导新教案/ 99典型课例 2:三角形三边关系学导新教案/ 102
下篇 课堂样态第四讲 问题导学课堂样态/ 111问题导学课堂样态要义/ 111学导策略要点与关键技术/ 112典型课例3: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小数点搬家教学案例/ 121典型课例4:学会从图中看见关系看图找关系教学案例/ 136第五讲 预学分享课堂样态/ 150预学分享课堂样态要义/ 150学导策略要点与关键技术/ 152典型课例5:预学·分享·讨论体积与容积教学案例/ 159典型课例6:课前探究式预学,让学更深入发生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174第六讲 做中学课堂样态/ 186做中学课堂样态要义/ 186学导策略要点与关键技术/ 191典型课例7:做学交融,动思结合正方体展开图教学案例/ 198第七讲 混合式学习课堂样态/ 209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与核心要素/ 209混合式学习的实践样态与要义/ 212典型课例8:基于多元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式学习图形的旋转教学案例/ 224第八讲 长程学习课堂样态/ 236长程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意蕴/ 236长程学习的实践样态与要义/ 240典型课例9:真实问题导引下的深度学习篮圈的秘密项目化学习案例/ 251
后记| 聚焦式研究助推专业成长/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