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一所小学文化建设的“知与行”
定 价:69 元
本书记述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以文化建设为契机,重新审视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课程改革、德育建设、课堂创新、教师发展等维度入手,提出每一个都重要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五个部分,下篇包括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诠释了每一个都重要的核心理念,适合教师和家长阅读,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成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作为一个仅有九年历史的年轻学校,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能够给我们诸多办学启示,提供普通新建校快速发展的鲜活经验,难能可贵。《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这本书记载了这所学校立住脚、走得稳、快步跑的办学历程,多角度地展示了他们的办学思考,为普通的新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精彩范例。相信读者能得到不少的启示和收获,从中汲取持续前行的动力。
序造就一所好学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是在北京市丰台区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社区进行拆迁改造过程中配套建立的一所小学校,从先天条件来说,办学环境、教育设施和学生家庭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在祁红校长带领下,通过学校干部教师短短几年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已享有很好的社会声誉。从注定要沦为困难校到迅速崛起成为全区小学优质校,这其中有些什么办学的奥妙?综观学校发展历程,造就这个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无疑是综合施策、整体优化的产物,其中,清晰合理的办学定位、持续深化的实践创新、精准有效的外部支持、丰富适用的工具方法是值得关注的因素。清晰合理的办学定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的生源来自周边小区,总体来看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学校干部教师本着坚定的教育公平信念,以在普通社区办出不普通教育为目标,提出了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学校、融入集体、获得发展。学校结合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实际,在全面、系统践行这一办学理念的同时,对其进行丰富、完善和发展。学校充分关注个体发展及其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制度与活动,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现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在全区有良好声誉、在社区有强大向心力的老百姓身边的精品学校。持续深化的实践创新 当今教育的外部环境变化较快,内部因素也变化多端,学校教育应当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学校办学需要有定力,也必须有活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之所以能够摆脱困难校的宿命而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得益于干部教师真正尊重了教育的规律,乐于开展教育教学的创新尝试,努力在实践中比别人多走一步、早走一步,在原有基础上再走一步。学校的思维力课程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指引下引入的,从思维力训练再到将思维力引入学科课堂教学,展现出学校不断改革、创新的活力。精准有效的外部支持 教科研的支持是该校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诊断、实施教改革项目、支持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得到北京教科院和其他高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但外部支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学校能够积极、主动争取和合理选择教科研机构的支持与服务,这需要学校干部教师克服依赖心理,代之以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索、深度思考与精准借力。只有在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基础上,才能说清楚想得到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让外部支持有针对性和高效益。丰富适用的工具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的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上的。毋庸讳言,当前中小学也往往存在引入的一些课程教学项目难以直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些项目停步在理念倡导上,没有提供丰富、实用的工具与方法。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单靠教师自发的感悟和实践的摸索与总结反思,会增加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时空局限,有时也容易造成实践的偏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强调在引导教师接受、理解新理念的同时,为教师甚或是为学生提供有效工具和适切方法,这对于改革项目的顺利落地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举例来说,2015年7月《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提出了各学科要有10%课时开展学科实践的要求,为落实这个要求,学校提出了学科 的课程设计理念,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教师分别提出了 加什么和怎么加的建议,并给出学科 设计的基本示例。这样一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课程方案》中所要求的实践活动的设计,也促进不同课程的综合与融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作为一个仅有九年历史的年轻学校,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让人骄傲;能够给我们诸多办学启示,提供普通新建校快速发展的鲜活经验,难能可贵。《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这本书记载了这所学校立住脚、走得稳、快步跑的办学历程,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的办学思考,为普通的新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精彩范例。相信读者能得到不少的启示和收获,从中汲取持续前行的动力。方中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2021年6月
祁红,高级教师,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校长。2012年4月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学校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京城教育课改领军小学京城幸福感小学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学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特色校北京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北京市文明学校等。张海燕,副校长,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国培教师。
目录求知篇 知是行之始章 文化 学校发展的生命与灵魂//002节 构建文化体系//003第二节 完善办学理念//008第三节 确定学校标识//011第四节 建设美丽校园//015第二章 课程 学校发展的内容与载体//019节 注重顶层设计//020第二节 课程稳步发展//029第三节 评价适时跟进//051第四节 实验效果丰硕//054第三章 德育 学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057节 心智共育模式//058第二节 德育课程建设//063第三节 德育活动育人//074第四节 团队整体育人//084第四章 课堂 学校发展的起点与终点//103节 课改理念先行//104第二节 教学目标优化//107第三节 小组合作学习//112第四节 促进思维发展//120第五章 教师 学校发展的基础与尖端//127节 打造教师团队//128第二节 体验职业幸福//131第三节 教研方式创新//134第四节 科研护航发展//143践行篇 行是知之成第六章 慎思 学生发展的目标与方向//160节 赋教育思考的力量:思维游戏课程的实践与思考//161第二节 改进小组合作策略,实现每一名学生的深度学习//181第三节 开拓多维、立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190第四节 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200第五节 家庭教育返璞归真//216第七章 育德 学生发展的基础与初心//218节 诵读规则童谣规范良好行为//219第二节 通学生之统,序个体之性//222第三节 生活狭小却是书海//227第四节 高门槛家庭中的孩子//230第五节 今日表现我棒,争做优秀小榜样//234第八章 启智 学生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36节 神之民族魂与想象美,话其思维深与语言妙//237第二节 理性单元重构 落实核心素养//243第三节 自然拼读引领下的绘本教学研究//249第四节 变教为学,让学生爱吃数学!//256第五节 让画与玩完美结合//269第九章 求新 学生发展的助力与支点//274节 蛋文化语文实践活动//275第二节 以测量为核心基于10%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291第三节 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音素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310第四节 基于STEM 课程开展深度学习的探索//315第五节 体育游戏 跨学科主题课程//325丰实团队教育金句 341后记 携手教科院 共筑教育梦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