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统治观念之变、政治理论之变、政治态度之变、重要政治观念演变阐释元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展示了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全景性关系。上卷三编,编主要呈现蒙古国时期草原帝国统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王朝统治思想的碰撞;第二编突出展现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吸呐和应用农耕王朝政治思想;第三编重点陈述国家大-统奠定了开明政治的思想基础,带动了南、北理学政治思想的融汇。中卷为第四编,所要表述的是元朝中期文治成为主流政治观念,理学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官方确认。下卷为第五编,着重说明元朝后期的反文治、毁治道思想逆流,尽管未能被文治和救亡图存的观念所阻遏,但是治世或救世思想在王朝灭亡的危机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上卷
绪论
编维系草原帝国的政治思想(1206--1259年)
章蒙古国诸汗的政治观念
第二章恢复中原统治秩序的政治观念
第二编以夏变夷与效行汉法"(1260-1279年)
第三章忽必烈附会汉法观念的形成
第四章蒙、汉臣僚的新政观念
第五章北方理学家的政治理论
第三编世祖朝后期政治思想的变化(1280--1294年)
第六章忽必烈的开明政治观念
第七章侧重实政的政治主张
第八章侧重学理的政治主张.
主要史料目录
中卷
第四编元朝中期的政治思想(1295-1331年)
第九章元朝中期皇帝的统治观念
第十章朝政变化体现的政治观念
第十一章儒臣倡导的理政观念
第十二章侧重于时政的理学政治理念
第十三章侧重于理论的理学政治理念
主要史料目录
下卷
第五编元朝后期的政治思想(1332-1368年)
第十四章从更化走向救亡
第十五章维系文治的政治观念
第十六章救亡图存的政治观念
第十七章理学政治理念的发展
第十八章危机感悟与兴亡评价
主要史料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