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解》收录了19种农作物700多种重要病虫害,对每种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详细介绍了不同阶段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药荆种类和推荐剂量。
《农作物病虫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为害严重,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报道,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作物病虫害在我国常年发生面积是作物播种面积的2-3倍,可造成15%-20%的产量损失。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对农产品品质亦有严重影响。谷物受病虫为害后,往往形成虫蚀粒、病粒和霉粒等,严重影响外观、色泽、口感和营养等品质。有些病原菌还可产生生物毒素,含量超标可致人畜中毒。因此,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正确的诊断识别与监测预警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精准防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病虫草害发生为害的复杂性,在生产实践中,还时常存在对病虫草害诊断识别不准,农药误用滥用,病虫草害得不到有效控制等突出问题,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还给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威胁。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农作物病虫害诊断识别类的工具书籍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的最新成果。为了更好地推广普及病虫草害诊断识别与防控技术有关知识,我们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在查阅有关中外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科研工作实践,在2010年出版的《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精解(第一卷)》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编著出版了《农作物病虫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解》。
全书收录了19种农作物700多种重要病虫害,对每种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详细介绍了不同阶段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药荆种类和推荐剂量。该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该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以及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农科院及植保站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有关专家提供了很多形态诊断识别照片和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一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小麦与水稻/玉米轮作栽培制度下灰飞虱暴发成灾的机制”(U17042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7YFD0201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稻区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200209)、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一玉米周年集约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豆及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YFD02019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夏玉米农药减施增效共性关键技术研究”(2018YFD02006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豆及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夏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9YFD030010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14-1-1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1)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稻田生态系统主要捕食性天敌食物网解析和生态调控功能研究”(31772161)等项目的支持,在此谨致衷心感谢。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条件复杂,农作物病虫草害区域分化明显,因此书中提供的化学防治方法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会因特定的使用条件而有较大差异。书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建议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再大面积推广应用,避免出现药效或药害问题。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内容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