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唐寅曾有诗描绘江南吴地:“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本书主书名便取自该诗句。本书聚焦于江南吴地的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通过书画、碑刻拓片、历史地图、建筑构件、营建工具等进行呈现。书稿分为“序章”“自得”“自适”“自如”“自在”等章节,解析江南吴地在历史时期(特别是宋至清代)的城乡空间、社会生态与文化面貌,更多地关注千年来吴地的日常生活风景,呈现吴地每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吃饭、饮水,到日常起居、读书、耕作、出行,乃至物资与产品的流通,婚丧嫁娶、礼拜祭祀、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
本书将会在每一章节都会附上相应内容的二维码,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吴中博物馆定制的数字化专题,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如何通过手机等简易设备来记录一座文物,并且将其数字化存储甚至打印出来。这一形式,将纸质阅读与数字体验相结合,有助于读者更立体地多维了解千年来江南吴地的生活样貌。
		
	
吴中博物馆位于江苏苏州,背靠拥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吴文化主要发祥地,定位于高水平、有特色的区域文化综合体,打造领先的吴文化、吴地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展示、研究和学习平台。馆内拥有文物藏品6800多套,将通过吴地文化的基本陈列,讲好“考古探吴中”和“风雅颂吴中”故事,整体承载文化展示、文物研究、公共服务、社会教育等多种功能,并计划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等国内领头博物馆合作举办特展。
序
导言 
追忆吴县—从村居、市镇与建筑说起 雍振华 
江南水乡古镇水上商贸网络体系 李新建 杨天驰 
附:何为吴县	?
第一章	自得:我的厅堂 
一座典型的明清民居正厅剖面 凝德堂正厅剖面 
等待候鸟 砖雕 屋脊 瓦作
防火 风火山墙 观音兜 
营建 梁架贴式 
徘徊 轩架 
雕梁  月梁 腮嘴 梁垫 蜂头 蒲鞋头   
棹木 纱帽厅 枫拱 山雾云   
抱梁云 水浪机 花机	?
第二章	自适:我的宅院 
一座典型的明清民居中路剖面 惠和堂中路剖面 
天井应该有多深 
回望 砖雕门楼 
登堂入室 带高差的民居 
村村皆不同 东西山民居比较	?
第三章	自如:我的社区 
一座典型的吴县小镇的沿街立面 甪直古镇 
明月湾石板街 雨后穿绣鞋
停泊 埠头 
买米买菜 菜场 米行 
打烊 店铺 124 汲水 井亭 
打更  更楼 
浣衣 公共化的流动水源
登船 湾子 
拉纤 运河桥 
衣锦 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纪念性建筑	?
第四章	自在:我的吴县 
枢纽 村镇的更新与生长  
访古 古迹 
烧香 作为村镇信仰中心性质的寺庙 
学手艺 手工业流派活动区域 
防疫 吴门名医遗迹 
观艺 民间演艺 
祷告 地区性的信仰中心 
游山 名山名胜 
怀古人 祠庙与墓庐 
对垒 战场遗迹 
赴国难 抗战与革命史迹 
看世界 维新者的足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