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提出了第五次浪潮这一概念并总结了新型大学模式的五大特征: 第一, 大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服务, 大学要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 第二, 课程设计应该依据“选择”思维, 不应该因循“控制”思维, 要按照学生、社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 ; 第三, 让技术促进学习的解放, 突破教育在时间、地点、经济成本上的限制 ; 第四, 跨界、跨国研究应成为常态, 应成为推动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新方式 ; 第五, 大学应利用新技术生产各种教育产品, 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
迈克尔·M.克劳, 自2002年起任亚丽桑那州立大学校长, 之前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执行教务长, 同时也为该校科技政策教授。威廉·B.达巴斯, 总统办公室新型美国大学的高级研究主任, 未来社会创新学院研究岗副教授。
本书赞誉
前言
序言
致谢
第1章 美国高等教育第五次浪潮的兴起 /
从历史的角度初步探讨第五次浪潮 /
第五次浪潮:国民服务型院校联盟 /
第五次浪潮与新型美国大学 /
从理论角度对第五次浪潮进行初步探讨 /
精英培养策略与公共利益 /
第五次浪潮重振公立高等教育中隐含的社会契约 /
在第四次浪潮的坚实基础上前进 /
知识生产既要有社会价值又要有科学价值 /
化解扩招和科研领先的冲突 /
扩大招生范围和保持学术卓#越之间的矛盾 /
等级分化与高等教育梯队分化的一致性 /
拥抱新兴的第五次浪潮 /
第2章 第五次浪潮的高校原型 /
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
让更多人享有高水平的学术资源 /
努力实现国家目标和全球福祉 /
重新定位的细则 /
从官僚机构转变为学术企业 /
从代理型(1985年)到企业型(2025年) /
第五次浪潮大学的新框架 /
打造宜居的星球 /
搭建普及教育的框架 /
教育服务的创新方式 /
技术助力成才 /
全球参与和国际发展 /
建立具有推广普及性的联盟 /
普渡大学:一所第五次浪潮大学 /
差异化模式联盟的建立 /
第3章 精英培养策略和恰当的规模 /
恰当规模评估初探 /
精英高等教育的规模 /
坚持采用精英培养策略 /
第五次浪潮的规模缩放: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 /
结构性叠加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研究型高校的规模与扩展程度 /
第五次浪潮预示着第六次浪潮的到来 /
第4章 历史视角下的第五次浪潮 /
美国的希腊学院 /
新共和国的大学 /
“所有人都可以读书,劳苦大众尤其如此” /
重新审视学术金本位制 /
知识生产与永#久创新 /
事实上的美国国立大学 /
重振美国的民主实验 /
第5章 第五次浪潮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框架 /
第五次浪潮由复杂自适性知识企业组成 /
第五次浪潮将“知识生产模式II”制度化 /
第五次浪潮推动社会和技术的一体化 /
负责任创新的框架 /
第五次浪潮大学和边界组织 /
可持续发展框架 /
第6章 第五次浪潮知识企业的制度设计 /
组织在科学探究中所发挥的作用 /
组织改革:进化过程与科学设计 /
惯性和同构性阻碍制度创新 /
促进知识生产的组织环境 /
第五次浪潮跨学科知识生产 /
走向智力双语之路 /
第7章 关于扩大招生和卓#越科研的观点 /
金砖国家的改革举措 /
罗宾斯与英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
巴黎郊外的一所巨型大学,可以与硅谷抗衡 /
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举措 /
“5-100计划”:俄罗斯的常春藤计划 /
结论 逐步建立普及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