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寄东轩(《杨葵自选集》卷二)闲读书,读闲书,发散奇思妙想
定 价:49 元
丛书名:杨葵自选集
此为《杨葵自选集》之一种,以读书笔记为主。有与阅读经验有关的泛泛而论,也会从具体一本书说起,讨论读写等问题。作者的阅读不在量而在质,读得精也读得深。且能称得上经典的著作,讲的世间道理往往相通,便于互相勾连印证。因此作者的文字浅入深出,几有点悟之效。
多年细读精读中的灵机触动
享受思考带来的喜悦和乐趣
自序
一组数字:次在报刊发表文章是1987年,迄今35年。总计写过约200万字文章,出版过9种文集(含增订本)。从中精选40万字,编成这套3卷本自选集。其中约8万字是近两年写的,未曾结集。
书和读者见面,应该已是2022年。1992年我在作家出版社做编辑,编的书里有《贾平凹自选集》,这套书后来引发中青年作家出文集的热潮。整整三十年后,文集热早已平息,我个人自选集在作家出版社出版。
读过的古诗词中,如果说有爱,是陶渊明的《停云》四章: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静寄东轩,春醪独抚……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自选集三卷书名就从这里选的词。
枝条载荣,枝繁叶茂之意。这一卷的文章都是讲过日子的点点滴滴。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正是枝繁叶茂的样子。
静寄东轩,在东边小屋独处之意。这一卷的文章都与文艺、阅读、写作有关。轩是有窗的小屋,正是我此刻书房的模样。
愿言怀人,思念亲友之意。这一卷的文章都是在写人,陌生的熟悉人,熟悉的陌生人,大多是亲友,也暗合了这层意思。
这是第二卷,收录的文章有这么几个主题:一是分享好书,以及我读书过程中对世相人心的一些思考;二是讨论阅读和写作这两件事本身;三是关于书法绘画的一些笔记。
之前出版过的书中,《西棒槌》和《坐久落花多》里这类内容比较集中,所以把这两本书的自序作为本卷附录。
本来这卷还收录了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卞之琳初期诗歌的拧劲儿和淘气,就是开头说的那篇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次,想留个纪念,终因与全书体例稍嫌冲突,舍弃了。想想当年动过做学问写论文的念头,如今年过半百收拾写过的文章,就拣得这些不三不四的小随笔,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
辛丑孟冬,阳羡溪山
杨葵,1968年生于江苏,1979年移居北京。曾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98年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有《过得去》《坐久落花多》等多种著译,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举办抄·写纸边儿等个人书法展。
沈从文和他的后半生 1
布衣孙犁 7
顾随与木心 10
三说阿城 13
人脑没有那么复杂 29
汪曾祺的动感 32
城门几层开 36
连阔如的江湖 40
形无形,意无意 43
反义词董全斌 46
多半句 50
三样俱全的《俗世奇人》 53
兰台万卷 57
名物 60
个人阅读现状 64
纸年轮 68
老上海是什么 71
用老课本补课 75
三百年来伤国乱 79
回到卢作孚 82
共鸣的灵魂 85
电醒人心 92
原著是冰山,翻译露几分 96
遵命创作 99
去时间的中心朝圣 102
细微背后的悲凉 105
埃柯的轻与重 108
罗斯的选择 111
别想摆脱书 114
读画 117
色彩·自缚 120
飞越疯人院 124
闲话塞林格 128
斯泰因与毕加索 131
闲读书,读闲书 137
干吗要读那么快 140
干吗要读那么多 144
文武读书人 148
读书平常事 152
书籍的金字塔 156
多讨论,少结论 158
复杂的历史 162
历史研究中的世界观与人心曲直 165
历史可能是什么 169
不可能完成的编造 173
一个画商的回忆 176
质感,密度 179
翻印历史 183
秋凉好读传记书 187
包书皮儿 191
一本残书 194
老书 197
逛书店,淘旧书 200
两箱书 205
书的敌人 208
不敬惜字纸 211
吵架·京派·海派 214
文人谦虚的背后 217
文人骄娇二气 220
读字典 223
简体字,繁体字 226
启蒙年代的杂志 229
榨油 235
互文 238
词组的重码 241
陌生的字词 243
写作流行病 246
书法四法印 278
没有意思的书法 283
纸边儿 288
器识与文艺 294
齐白石的禅意 299
耘于空漠:吴大羽的超越之道 303
势象大美 308
苦茶蒋兆和 311
南方人朱新建 316
老树的江湖 324
剩山,静候枯荣 331
一、二、三 335
附录
《西棒槌》自序 339
《坐久落花多》自序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