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自由论》主要是对美的自由本质特点的探讨。关于美学、美和审美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中尤其如此。但《审美自由论》除对美学上的基本问题加深了论证以外,同时对少有涉及的专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对“美感与美在起源上的共时性”、“异化劳动与美的本质”、对“美学是什么”,以及对海德格尔的哲学美学的探讨,对李泽厚的解读等都是我在讲授研究生课程讲稿基础上整理成书的。《审美自由论》除了必须“人云亦云”的话外,尚有独抒己见的异端,与坊间流行的一些美学书籍并非完全一个路数。此外《审美自由论》下编论《浮士德》及意象美的文艺鉴赏批评的文字,也大都与审美自由相关。
		
	
    杜东枝,1933年11月生于杭州,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西方文学”和“美学原理”及硕士生学位课《美学》、《审美心理学》等。曾任中学团委书记和云南省大学生联合会主席,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云南省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2008年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老专家”荣誉称号。曾出版《小说名篇鉴赏》(专著)、《文心雕龙简论》(合著)、《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副主编)、《实践美学原理——美·艺术·审美》(主编)和《审美自由与人性塑造》(专著)等,此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近二十篇分别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美学文摘》等刊物摘要刊登,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转载。在美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界有一定影响。
    序
    
    上编
    美学是什么
    论美
    异化劳动与美的本质
    ——美在私有制下丧失了自由吗?
    美的两种基本存在形态
    ——与朱光潜、李泽厚商榷
    美感与美在起源上的共时性
    美的范围
    ——论社会、自然与艺术美
    美的种类
    ——论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荒诞与丑
    形式美及其根源和规律
    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
    审美教育论
    
    中编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
    读李泽厚
    论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下编
    论《浮士德》
    ——对自由的无穷追求
    一曲神奇的交响音画
    ——李贺《箜篌引》中的自由想象
    论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
    ——王维《鸟鸣涧》中的艺术辩证法
    谈意象美
    ——关于“弦外之音”与“象外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