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黑暗面纱下,是否有另一种面貌?
著名人物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中世纪史专家勒高夫领衔的历史学家团队选择并勾勒生活于4-15世纪的112个著名人物的形象,以人物小传配合同时代相关艺术资料(绘画、雕塑等)的方式,复现可视的、具象的中世纪人物和生活,带领读者从内部探究中世纪——这一黑暗面纱下其实极具创造力的历史时期。
这些历史人物——如查理曼、圣奥古斯丁到哥伦布,也包括女性和虚构的神学和文学人物如圣女贞德、侠盗罗宾汉等,在这里是作为证人和历史记忆,揭示了一个与传统认为的、蒙昧的中世纪形象相去甚远的面貌。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阿提拉、克洛维、查理曼、萨拉丁、圣女贞德......),或这些想象中的人物(亚瑟、撒旦、侠盗罗宾汉......)
该书还附有地图、年表和参考书目。
他们的生动面孔是代表中世纪的面孔,他们塑造了中世纪的面貌。
相对于传统史学的政治军事史,勒高夫等历史学家认为,著名人物(包括虚构人物)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勒高夫对这本书中所采用的历史分期和人物的选择做了说明,体现了勒高夫独特的中世纪研究观点和思想,表现出中世纪在传统认为的黑暗压抑印象之外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面貌。
这本图文书中,“文”的部分,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领衔的杰出中世纪学家团队完成,“图”则选取同时代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图文相辅相成,共同呈现出直观生动的中世纪情况。图片高清,彩色印刷,非常值得推荐。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国历史学家,专长于中世纪史,尤其是12至13世纪。他是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1972-1977年担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院长。他是“新史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认为中世纪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与希腊-罗马时代及现代有明显分别。勒高夫的著作有多种在中国翻译出版,《炼狱的诞生》(2021)、《圣路易》(2002,许明龙 译)、《试谈另一个中世纪》(2014),《中世记的知识分子》、《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等。
申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有多部译作出版,如《西方儿童史》《西方青年史》《档案之魅》《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2?人物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