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以阿汉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 对重庆作了一个整体的介绍。上篇讲述了重庆城市故事, 包括重庆市情、重庆简史、巴渝文化等内容, 共25篇文章, 从不同侧面彰显了重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下篇是对红岩故事和精神的解读和阐述, 通过几位红岩英烈的故事书写红岩精神, 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具有十分突出的红色文化教育和宣传功能。用阿拉伯语讲述重庆故事, 可以让更多的阿拉伯人了解中国, 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改革成就、现代城市风貌等, 并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语起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专业外语语种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性关键语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五分之一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天然合作伙伴。阿拉伯语学子是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肩负着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中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为培养学生用阿拉伯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为向阿拉伯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助力重庆更好发挥“三个作用”、助推重庆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四川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吴昊教授和亚美尼亚籍叙利亚专家王鹰教授(Prof.Rami Khalil)共同编写了《雾都重庆(阿汉对照)》,这是中阿合作的成果,亦是中阿友谊的见证。
《雾都重庆(阿汉对照)》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重庆城市故事,包括重庆市情、重庆简史、巴渝文化、重庆美食、重庆美景等内容;下篇是红岩故事,通过红岩英烈的故事书写红岩精神。通过两篇内容介绍,让阿拉伯世界更好地了解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