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视听传播、国际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新闻传播教育以及青年视点六大板块,收录了《网络问政视角下的政媒协同治理创新平台研究》《重组与错位:综艺节目模式研发的创意方法探析》《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与德智体美劳育人的一体化研究》等文章。
		
	
高晓虹,1956年10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
	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 
	政治文化媒介: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参与媒介治理的三重逻辑
	张爱凤/ 3 
	人机传播中的“背叛”:社交机器人的伦理困境 
	庞 亮 易 茜/ 16 
	网络问政视角下的政媒协同治理创新平台研究 
	高 萍 徐 迅/ 29 
	 
	视听传播 
	始于文献,终于艺术———纪录片词义的历史演变 
	胡立德/ 45 
	重组与错位:综艺节目模式研发的创意方法探析 
	林毓佳 李书豪 陶 涛/ 55 
	祛魅的想象性:军人群体形象在社交媒体短视频中的建构策略 
	田维钢 房 晗/ 65 
	 
	国际传播 
	空间话语、区域符号与文化创新的三重勾连: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对外传播的媒介社会学考察 
	吴炜华 杨 芊/ 79 
	地方媒体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定性分析(QCA) 付晓光 苏日古嘎/ 93 
	“他”说中国:在华外国人的中国讲述研究 
	刘 雯 陈沫含/ 108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 
	职业楷模与专业人才塑造———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行动研究 
	陈欣钢 冷 爽/ 121 
	从历史逻辑到专业实践:“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探索 
	张 垒/ 133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融入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 昊/ 141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与德智体美劳育人的一体化研究 
	李岭涛 张 祎/ 151 
	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实践及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程素琴 戎 融 李泓江/ 162 
	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张力与合力 
	王长潇 孙玉珠/ 172 
	 
	青年视点 
	网络实践与传播噪音对用户红色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红色文化认知为中介变量 
	刘 茜 王展玉/ 187 
	我国对外传播力提升的挑战与对策:以 TikTok平台出海为例 
	席志武 李姗姗/ 205 
	中国传统文化的儿童教育出版资源融合转型研究———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视野 
	郑 石 丰 瑞/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