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当代社会语境,旨在深刻揭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症候和主要问题,全景式勾勒青年“工作媒介化”“学习媒介化”“健身媒介化”“游戏媒介化”“娱乐媒介化”的社交媒介依赖表征,并对其在身体理性、精神价值、文化生态等方面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挖掘出社交媒介依赖背后蕴含的技术可供性、主体意识弱化、社会生态形塑等生成动因,建构出社交媒介依赖矫正机制,以期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
创新之处:第一,视角创新。本书立足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双重学科视角,打破传统青(少)年媒介依赖的量化路径,借助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洞察青年媒介依赖的现实问题及存在困境,不仅能够拓展青年群体的研究边界,而且能够丰富媒介依赖的学理探讨。第二,观点创新。本书认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是丰富多样的,其主要通过工作、学习、健身、游戏、娱乐等进行体现,然而,这些实践过程投射了媒介依赖的表征。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的产生,与青年、技术以及社会等要素进行意义的勾连,需通过国家的价值引导、青年的媒介行为重建、社交媒介的素养提升、社会的全景监视、家庭的积极引导等进行矫正。
赵红勋,男,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卓教授。现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视听传播、媒介文化、青年文化、新闻生产。在《中国青年研究》《新闻界》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等著作3部。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社交媒介依赖:关键概念的阐释 六叙述逻辑: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青年群体工作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一行为卷入:工作习惯的社交媒介依赖 二认知重构:工作思维的社交媒介依赖 三关系重塑:工作交往的社交媒介依赖 四批判的质疑:依赖抑或支配 小结 第二章青年群体学习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一社交化学习:青年群体学习实践的媒介化 二阐释形态:青年群体学习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表现 三动力机制:青年群体学习实践依赖社交媒介的需求 四效果之思:学习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小结 第三章青年群体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一表征样态:青年群体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化 二内在诉求:娱乐实践缘何依赖社交媒介 三后果之思: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小结 第四章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一表征结构: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沉浸 二心理归因:游戏实践何以构成社交媒介依赖 三异化连接: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小结 第五章青年群体健身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一从自然态到媒介态:社交媒介逻辑下的青年健身 二表征形态:健身实践如何依赖社交媒介 三效果透视:健身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小结 第六章青年群体社交媒介依赖的生成动因 一从数字儿童到数字青年 二从“控制技术”到“技术控制” 三社会环境:社交依赖的“培养皿” 第七章青年群体社交媒介依赖的矫正机制 一国家层面:价值引导与法律监管 二青年层面:媒介素养、自律精神与行动实践 三媒介层面:结构优化与内容升级 四社会层面:全景敞视机制的建构与再生产 五家庭层面:涵化培养与教育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