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帮助书法爱好者从临摹过渡到小楷创作的学习、欣赏用书。本书以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为例, 介绍了从精准临摹到意临的学习方法, 并按斗方、中堂、条幅、条屏、对联、横幅、手卷、册页、扇面等作品幅式, 提供了大量作者创作的书法作品, 以及作品创作分析, 从内容、幅式、用纸、形式设计、创作理念、技巧、风格源流、章法、字法、墨法、落款、钤印等方面, 为书法爱好者学习创作提供了示范和指导。
本书针对隶书爱好者的学习需求,结合作者的教学、入展经验,以作者较为擅长的隶书为例,讲解了从精准临摹到创作作品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该书以汉隶为主要教学内容,从便于理解的角度,把汉隶分为典雅与奇古两大风格,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展示与对比,给读者提供了直观的审美体验。教学部分编排结构合理,内容务实,示范作品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章法在立足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能够大胆创新,并配有部分作品的创作视频,有助于行书学好者学习、参考。示范作品分析部分语言简明、通俗,辅以局部图配合说明,要点直观,是该书有别于传统书法教程的一大亮点。
刘小龙,别署厚斋、省吾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书协培训中心教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平凉市书协副秘书长。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优秀奖、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入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及全国隶书展、行书展、行草展、册页展、手卷展、小品展、楹联展、青年展等30余项专业展览。
第一章 小楷概述
第一节 小楷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小楷的流变
第二章 从临摹到创作
第一节 临摹
第二节 创作
第三节 小楷创作取法的延伸
第三章 小楷创作示范
第一节 小楷章 法概述
第二节 斗方
张衡《归田赋》(213字)
王充《论衡·艺增》句(230字)
郝经《叙书》选(236字)
节录《世说新语·品藻第九》(248字)
节录《礼记·学记》(312字)
第三节 中堂
《诗经》二首(199字)
节录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155字)
梁光钊《文笔考》(203字)
《论语·为政第二》(356字)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429字)
第四节 条幅
古人题画诗选(204字)
《左传·楚归晋知□》(282字)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362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537字)
第五节 条屏
王安石《伤仲永》(235字)
节录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400字)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511字)
第六节 对联
《一楼诸君》联(102字)
第七节 横幅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224字)
题古砖拓片(234字)
孙鑛《书画跋跋》四则(273字)
曾巩《墨池记》(327字)
节录徐渭《南词叙录》(478字)
第八节 长卷
王羲之《兰亭序》(324字)
刘昀《旧唐书·文苑传序》(448字)
袁枚《续诗品》五首(240字)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810字)
第九节 册页
钟惺《诗归序》册(650字)
曹植《洛神赋》册(911字)
古人小品文册(1826字)
第十节 扇面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100字)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168字)
《孙膑兵法·八阵》(209字)
葛洪《抱朴子·文行》句(273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
第十一节 展赛小楷作品章 法举要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