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李岫的一本散文集。书中第一部分详细记述了其父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的生平事迹及作者本人幼年时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期间的往事。文笔细腻、史料翔实可靠,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第二部分讲述了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自己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后被派遣至京都外国语大学任教时所创作的数篇散文。文章文笔生动。从多角度记述并探讨了当时日本高等教育的状态, 同时也对日本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李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茅盾比较研究论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该书为茅盾研究八十年书系之一)《20世纪文学的东西方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该书出版得到华夏英才基金支持)《文学驿站》(北京出版社,2013年。该书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库之一)《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牛汉作序)《行者·记者·思想者》(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戈宝权作序);《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上、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季羡林作序。该书属国家教委博士点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A PitiFul Plaything and Other Essays(《中国文学》杂志社,1982年。该书为“熊猫丛书”之一);《李广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联合出版,1983年。该书为“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之一);《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文库·李广田》(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文库·李广田散文》(三卷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李广田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王兰馨赏析唐宋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李广田全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冯至作序)。
 
	济南沦陷黄河失守
	襁褓中的流亡
	“到橘子林去”
	初到春城
	清贫的生活:“木马”与“欢喜团”的故事
	中华小学怀念孙起孟先生
	遇见拐子
	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一二·一”运动和李闻惨案
	抗战胜利复员北上
	永远的清华园
	水木湛清华
	父亲与朱自清先生的友情
	纪念吴组缃先生
	“八一九”反搜捕斗争
	骆驼剧团和《守望莱茵河》
	独立少年重返北京
	南开园,四分之一个世纪
	父亲最后的岁月
	半个世纪后和母亲成了校友
	赴日讲学
	雨天的书
	日本高等教育一瞥
	大学的毕业典礼
	大学祭
	忘年的朋友
	关西学术研究城
	鲁迅诞辰110周年仙台祭
	替两位古人谋面——镰仓行
	少年知已 异国巧遇——跨国两地书262封摘编
	断编残简 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