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考察了心战策略的历史文化土壤, 挖掘了其深厚的哲学底蕴, 着力探究了心战策略的制胜机理, 重在揭示心战策略在战争中发挥独特效能的胜战之道; 系统地梳理了心战策略发展的历史脉络, 归纳了心战策略的基本特征, 以较大篇幅全面研究了心战策略的主要内容, 将其区分为攻心与守气两部分, 具体包括怀柔服心、分化离心、威慑攻心、用诈欺心、绝恃夺心、激气励士、将士辑和; 探讨了心战策略的现实启示及其当代价值, 在战争破坏性越来越大、人类生存威胁日益严重的现实环境中, 心战策略愈发凸显其深远的时代意义, 可以给今人寻求现实和未来胜战之道提供有益启示。
		
	
	绪论
	
	第一章 心战策略的历史文化土壤
	一、中国传统哲学理念
	二、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三、中国古典战略思维
	四、诸子百家思想观念
	五、中国古代战争实践
	
	第二章 心战策略的哲学底蕴
	一、“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的认识论
	二、“刚柔相济,强弱相推”的方法论
	
	第三章 心战策略的制胜机理
	一、抢占道义制高点,大力争取民心,借舆论引导心理走向
	二、摧毁对手所倚靠的心理支柱,使其陷入绝望的心理状态
	三、针对敌方心理弱点进行心理暗示,实施心理欺诈
	四、以强大的兵威破坏敌方心理平衡,不战而慑服对手
	五、激发并保养军队高昂的士气,构筑牢固的心理防线
	
	第四章 心战策略的历史演变
	一、夏代至西周时期:心战策略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心战策略的大发展
	三、秦代至汉代:心战策略的转折
	四、魏晋至隋唐五代:心战策略的极大丰富
	五、宋代至清代前期:心战策略的进一步充实
	
	第五章 心战策略的基本特征
	一、富有哲理性,体现出浓厚的朴素的唯物辩证色彩
	二、崇尚以德服人,具有浓厚的儒家军事文化色彩
	三、强调“本于政胜”,推崇义战,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四、以全胜、道胜思想为本旨,着重心理征服
	五、注重运用谋略,具有鲜明的东方兵学特色
	六、具有强烈的大战略意识,服从和服务于大一统理念
	
	第六章 心战策略的主要内容之上篇:攻心
	一、怀柔服心
	二、分化离心
	二、威慑攻心
	四、用诈欺心
	五、绝恃夺心
	
	第七章 心战策略的主要内容之下篇:守气
	一、激气励士
	二、将士辑和
	
	第八章 心战策略的历史启示
	一、知彼知己,准确把握敌我心理状况是实施心战策略的前提
	二、文武并举,坚持心战策略与兵战有机结合,发挥最佳综合效应
	三、巧施心战策略,全力夺控心战主动权
	四、先声后实,威慑攻心,迫敌不战而降,争取心战策略的最佳效果
	五、攻其心,守其气,坚持攻心与守气的统
	六、夺将帅之心,始终聚焦心战策略的核心目标
	
	结束语
	附录 中国古代史上的成功的心战策略运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