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事业和档案事业发展中, 高校档案工作不仅不可或缺, 而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中坚力量。本书首先对档案、档案管理与档案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使大家对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 用七章的篇幅对高校档案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介绍, 主要包括高校档案的编研与传播、高校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高校档案的信息安全、高校档案馆及高校档案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在档案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中, 高校档案工作大有可 href="http://tsg.bzmc.ed
前言
章绪论
节 档案·
节档案管理
第三节档案学
章案
节 案概述.
节案的编研与鉴定第三节 案工作创新
第四节档案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章案管理
节 案管理概述节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第三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第四节 高校院系档案管理第五节案管理队伍建设
第四章案的信息化
节信息化与信息化管理
节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
第三节 信息时代案的发展
第五章案的数字化
节档案数字化的内涵
节案数字化的要求与关键技术第三节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第六章案信息
节信息概述节 档案信息第三节网络与档案信息
第四节保障案信息的措施
第七章案馆及其法制建设
节案馆能…
节案能与服务领域的拓展第三节 智慧档案馆
第四节新时期案法制建设的思考
第八章案管理方法
节 高校档案馆藏资源建设节 高校口述档案建设…第三节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第四节 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
(一)原始记事是档案的起源
记忆是生物趋利避害、生化的重要条件。例如,狼等猛兽从炼狱般灭顶之灾的火海中死里逃生后,刻骨铭心、痛入骨髓地对火的恐惧不仅死不忘,而且把这种记忆代代遗传,使后代远离火源,以保。而“初生牛犊不怕虎”是牛犊没有遗传的记忆。虽然勇气可嘉,但面临危险和死亡而不自知,并非正常的生存之道。人类化中产生质的飞跃和升华,重视记忆、物化记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要提高生存能力,把各种经验保留下来传之后世,只有以口相授,口耳相传,这是传说。传说是原始的记事。原始人由于对自然力的崇拜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往往离开神话难以思维,因此远古传说里掺杂的神话也是很多的。上古人把这些传说用固定的语言,编成口诀、歌谣来流传。我国远古传说是十分丰富的,如有巢氏架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种植五谷百等。这些传说在后来的历史典籍中得到记载。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天下,号曰有巢氏。”是为巢居时代。《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之心。”这说明入农业时代。这些尽管是传说,但毕竟有其历史的内核和要素,可谓为“不文的”历史。远古的历史是这样相传下来的。当然,不能说产生了传说是产生了档案。
由于口耳相传的史实容易失真,并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及远,又无法存储备用,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的发化,出现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行为。刻木的行为称刻契,因之,所刻之木称契。与结绳、刻契相类似的还有编贝或结珠记事。所谓“编贝”“结珠”,是把各色的贝壳磨成扁圆形的小珠或者直接用穿孔的贝壳按各种方式穿在绳子上来记录不同的事情。
利用实物记事是一个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原始人逐渐利用图画记事。所谓图画记事,是把事物形象,如人、鸟、太阳等,刻画在树皮、骨头、兽皮、岩石上,以事物形象代表事物本身。图画记事比实物记事了一步。图画是“文字的前驱”,对文字的产生起着直接的诱导作用。把记事的图画逐步加以简化、整理,使其代表语言符号,有了读音,形成了文字。而记事的实物则与文字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二)文字的发明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在当时道路、交通、信息传递处在原始状态的情况下,由个别人创造文字而推广应用到整个社会是不可能的。
初的文字是由原始记事中各种符号、图形逐渐演变形成的。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为流行的传说是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可直到表音字的出现,才成为记录语言的文字。各种符号图形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逐渐积累的,而用符号表音则由少数人创造。正因如此,我国先秦才有仓颉作书的说法。《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是说仓颉以前,各氏族已有类似文字符号的使用,但不相统一,仓颉把这些庞杂符号整齐划一固定起来,故独传于后世。由此可见,文字虽非仓颉所独造,但仓颉确是创造中国文字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仓颉站在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分水岭上,为中华文明乃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