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内容涉及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以及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本集刊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上诸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对经济史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与经济史前沿问题的研究。本辑为2023年第3辑,共收文12篇,分“专题研究”“学术反思”两部分。“专题研究”部分,内容涉及对晚清浙东厘金征收与报解的考察,对1928—1936年武汉米荒中政商关系的分析,对清末民初货币本位变革的探析,以及在新财政史视角下的对法国公债、税收与资本变革的研究等;“学术反思”部分,魏明孔则借《傅筑夫文集》的出版对傅先生的生平、学术研究作了回顾介绍。
主编魏明孔,1956年9月生 ,甘肃皋兰人,先后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河北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史、区域经济。
主编戴建兵,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和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社科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名师。主要从事金融史及金融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专题研究 晚清浙东厘金的征收与报解——以英德续款为中心的考察 孙健 白银流入过剩对明朝中后期农业结构和经济体系的冲击 薛冰 尹建龙 许茹 大后方的后方:差序格局视域下抗战时期重庆周边县镇的发展 ——以铜梁为中心 刘岩岩 分歧、冲突与合作:1928~1936年武汉米荒中的政商关系 李翰伟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近代汉口洋例银制度研究 王玉茹 裴丽婕 制度惯性视角下清末民初货币本位变革探析 钟钦武 近代中国海关税款的战时存解(1931~1945) ——以长沙关为中心的考察 张小彤 新财政史视角下法国公债、税收与金融资本的变革 郭永钦 周沁楠 论近代四川蚕桑业技术新法——基于四川蚕桑公社的考察 李瑞 政府、商会、商民在公债承募中的角力与博弈 ——以北洋时期直隶善后短期公债为例 董世林 马金华 学术反思 成一家之言的学术精品——《傅筑夫文集》读后感 魏明孔 稿约